文艺名人

梁文蔷话家常 梁实秋只听猫话

【大纪元10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22日电)“这是爸爸的书房,爸爸一整年都不休息,只有猫生小猫时才放假2天,别人的话他不听,听猫的话”。长居美国的文学大师梁实秋女儿梁文蔷,今天首度走进故居说梁实秋的小秘密。

梁实秋祖籍中国浙江,1903年于北京出生长大,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再至哈佛大学留学深造,返国后除在大学担任教职外,更与徐志摩等人创办“新月”月刊,提倡自由思想。

身为1930年代散文大家,梁实秋创作风格旷达、幽默风趣,其平易文字笔法让文学不再是阶级距离。梁实秋参与五四运动,推动白话文运动。1927年到1936年期间,因为文学的价值观和大陆知名作家鲁迅展开论战。

1949年梁实秋随国民政府迁台后,从事国立编译馆工作,接着致力于教育,在台湾师范大学担任英语系主任、文学院院长,任教时间达16年。梁实秋选择台师大任教,是因为校舍环境较为清幽,庭院可供闲暇时散心,与妻子程季淑、女儿梁文蔷入住云和街11号。

梁实秋故居先前因为产权问题,大门深锁,残破不堪。梁文蔷说,从美国回台湾都会回到云和街11号,但都进不去,只能在院前的面包树前掉眼泪。

整修后的梁实秋故居,占地81坪,前后庭院30坪,为3房1厅1日式门廊,修缮后外貌也几乎仿旧,援用当时铜制排水孔、文化瓦及桧木墙砖。

谈到梁实秋故居的修复,诗人余光中特别从高雄赶来台北参加揭牌仪式。余光中说,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以往他很感慨,胡适故居在南港,林语堂也有故居,梁实秋却没有。

走进故居,右边是梁文蔷以前住的地方,左边是客厅,中间是父母亲的卧室,以前有摆2张大床,卧室右边是厕所和餐厅,整栋建筑的右后方是梁实秋的书房。

梁文蔷说,梁实秋书桌底下,是小猫最爱去的地方,当猫生小猫时,有人说不能看,梁实秋很信这个,于是放假2天,都没进书房。梁实秋一整年工作,“别人的话他不听,却听猫的话”。

整修时,台师大特别保留门前树龄超过80年的面包树,梁文蔷回忆,以前天气热没有冷气,全家人就喜欢搬着小竹凳到树下乘凉聊天,妈妈会做点凉的食物,这是一天最快乐的时光。

1973年梁实秋短暂迁居美国时,在70岁生日时写词,抒发对面包树的眷恋情感。梁文蔷说,树是妈妈种的,母亲不在时,对梁实秋来说,面包树是母亲生命的延续。

看到梁实秋故居重新修缮,梁文蔷难掩兴奋之情,直说很开心,也看到很多人为了梁实秋研讨会从世界各地来,觉得很感动。此行,梁文蔷捐赠梁实秋护照、梁实秋教授证书、梁实秋家人录音光碟等给台师大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