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风:钱江桥为何“一蟹不如一蟹”?

知风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0月20日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有些事情是史无前例的,于是便有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这些“史无前例”的探索,基本上可以把“百年不遇”甚至“千年一遇”排除在外,因为这是人类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由此也让不少在做这些事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变得顺理成章,也许还津津乐道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直气壮中。

现实语境中用的比较多的是“百年不遇”或“千年一遇”,其实,这还是有点“史无前例”的味道,因为即使是“百年不遇”,也是遇到了一个人这辈子没有遇到过的事,出现问题就算不是理所当然,也是难以避免。因此,担当的责任就明显减少,甚至没有责任。与“史无前例”常用作歌颂丰功伟绩不同的是,“百年不遇”或“千年一遇”习惯出现在不幸事件中。比如大风吹倒了现代化的建筑;大雨淋坏了先进的电力系统;雷电击毁了高科技的设备。如果把一种自然现象结合现代化设施,后者本来是“史无前例”的——倘若不与国际接轨的话。问题在于,所谓的“百年不遇”或“千年一遇”,指的不是那些“史无前例”的现代化设施,而是自然界的风、雨和雷电。假如这些自然现象也像人一样能说会道,一定会拍案而起:老子几乎与地球同时形成的,难道就百年或千年现身一次?但能说会道的人是不会承认这些现代化设施问题的,难道要把功劳变成罪过?

浙江杭州之所以被称为“天堂”,我看是因为“得天独厚”,得到老天爷特别眷顾的地方,当然也不乏天理的昭彰。当有些人总是把天灾人祸归结为天灾的时候,老天爷在74年前就在这里埋下“伏笔”:钱塘江上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而建成通车不过14年的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却塌了。74岁的钱江大桥让只有14岁的钱江三桥再也不能把责任推给天灾,如果“天灾人祸”真是一个被历史验证的成语,三桥引桥的塌陷就只剩下人祸了。

根据杭州官方的回应,钱江三桥引桥塌陷还真是人祸造成的。但这个“人祸”并非设计和施工管理上的问题,“这次塌陷主要是由于超载及养护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不仅如此,“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主桥部分装有的检测系统反映的数据都很正常。”

为什么我要说钱塘江大桥是老天爷的一个“伏笔”呢?那就是今天可以用来追索相关部门责任的。处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下的两座大桥,为何一座74年来安然无恙,一座年纪轻轻却“病魔缠身”?如果说三桥不堪重负,那么,设计时速只有20公里、设计荷载15吨的钱江大桥,“70多年过去了,在这座桥上,动车可以跑到时速120公里,汽车也可以跑到时速100公里,40吨、甚至60吨重的汽车也在桥上跑”,这让官方的“超载”无法成为三桥引桥塌陷的有力说辞;如果说三桥引桥塌陷是因“养护工作不到位”,那么,钱江大桥只是“15-20年才做一次重新漆装———也就是涂刷一层漆”,还不知有没有安装价格不菲的“桥梁健康检测系统”?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只能货比货,钱江大桥这个“老大”,让钱江三桥这个“老三”,暴露出明显的“先天不足”,难道生育老三的这个母体的羸弱还值得回避么?同理,那些被大风吹倒的现代化建筑、大雨淋坏的先进电力系统、雷电击毁的高科技设备,相关部门还能把责任全推给大自然?如果在同一个存在大风大雨和雷电的天下,反而是那些被认为是高科技的先进设施遭破坏,这就有点令人怀疑,在这些项目中是不是存在天理不容的蝇营狗苟之事?

转自作者博客

相关新闻
杭州钱江三桥辅桥垮塌 一重型车坠落
张菁:洞庭湖决堤后合龙背后的拷问
【名家专栏】保持国力强大 始于家庭和社区
袁斌:你能躲开混装的食品油,你能躲开所有问题食品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