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无所不在的金字塔(26):非洲

苏丹:麦洛维小金字塔

苏丹首都喀土穆(Khartoum)北面227公里处,金色的沙丘中有一片小金字塔,是库施(Kushi)王国的法老们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间建造的。直到19世纪后期才被西方考古学家发现。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1000年,随着埃及王国的衰败,位于尼罗河中部的苏丹王库施在公元前712至657年统一尼罗河流域,建立强大的库施帝国。早期受到埃及军队不断入侵,埃及文明早已传入。库施立国后22年,征服埃及,定都孟斐斯,史上称为埃及第25代王朝。这时,苏丹和埃及同为库施帝国,这是在苏丹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公元前590年,迁都至麦洛维(Merowe),直至公元350年因内讧,终被他国所灭。

在这段1000多年的历史中,麦洛维一直都是最大的城市、宗教中心、王室所在地以及殡葬举行地。在城外的两条沙脊上,同时衍生出224座各个时期的苏丹小金字塔,这里也成为苏丹古王朝库施的“那帕塔文化”(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270年) 和“麦洛维文化”(公元前270年至公元350年)的历史见证。但到了公元4世纪,麦洛维逐渐衰亡,小金字塔也无从考查了。

埃及金字塔的材质大部分为土砖、玄武岩和花岗石砌成,由于苏丹这一带不产花岗岩,苏丹小金字塔取用就近的砂岩和泥岩经打磨,内部用砂和碎石填充建造而成。

这些低矮而陡峭的金字塔最大的有二、三十米高,塔与塔之间相距很近,有的塔基几乎相连,它们的形状和埃及金字塔不一样,塔身陡直,塔基突出部分有一座拱门及通道。大部分塔前还保留着祠堂,但少有完整的,有的只剩下一圈墙基。这些祠堂的大小高低各异,但规格大致相同,都是仿埃及神庙的对称长方体建筑,中间是大门,两旁墙上是大幅浮雕。

两千多年的风霜岁月,使小金字塔表面风化严重,部分倾塌,已难见全貌,在一些祠堂的残基上还能看见用努比亚文字刻的铭文或题记。在公元前200年,麦洛维人已形成自己的努比亚文字,与古埃及文相似,明显受到埃及文的影响。专家虽经50多年的研究,但还只能破解出23个字母符号的语音和名称,难以破译其语法和辞汇,因而还无法了解它们的内容。

224座小金字塔,埋葬着库施王国、那帕塔以及麦洛维时代的历史。沙漠昼夜温差大、强风和飞沙几乎无时不在威胁着这些两千年高龄的古物,人为的破坏也没有断绝。19世纪出现疯狂掘墓,几乎所有麦洛维金字塔都被盗掘过。尤其以只为了找黄金的意大利探险家古思博费里尼(1800-1870)仅在1820年代就疯狂地刨开了40座小金字塔,最让苏丹人痛心。(待续)

--摘编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