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香港保障股东及投资者利益 拟规范公开募股前股权交易

【大纪元9月15日讯】(据台视新闻报导)香港新股集资活动再度畅旺,为进一步完善现行监管规则,交易所正研究制订一套明确守则,规范首次公开募股之前 (Pre-IPO) 的股权交易,加强保障股东及投资者利益。证券界人士认为,此举令市场制度化更清晰,有助刺激私募基金或大型机构投资者的活动更活跃,从而提高香港市场的竞争力。

香港《大公报》报导,私募基金或机构投资者在公司上市前,一般以较招股的折让价配售股份,待公司上市后再抛售股份套现,赚取丰厚利润,而基础投资者则以市场价格认购股份,并附有一个锁定期限。目前香港对于 Pre-IPO 交易没有固定规则,而是逐项交易向交易所申请,基本原则是交易条件应与普通投资者一视同仁。

据《华尔街日报》引述港交所人士透露,很多 Pre-IPO 交易基本恰当,由于公司最终可能未能成功上市,因此 Pre-IPO 的买家承受较一般投资者较大的风险,故以折让价承配股份的做法可以理解。事实上,面对全球股市持续缺乏明确方向及大幅动荡,机构投资者均倾向尽快出售手持股份套现。

然而,传港交所最近驳回一份 Pre-IPO 交易申请,主要由于投资者申购日期与 IPO 发行日期过于接近,并有理由相信投资者根本不需承受太多风险。

外电指出,为进一步完善 Pre-IPO 交易审批机制,交易所正积极尝试建立一套相关交易的规则,附有明确的监管条文,旨在令整个 IPO 流程更加畅顺。事实上,现时美国金融业监管局已有类似的做法,检查 Pre-IPO 交易申请,确保散户利益受到保障。

招商证券 (香港) 董事总经理温天纳认为,企业一般在上市前约 6 个月已初订招股的价格,但 Pre-IPO 往往早于上市前半年进行。

他相信,借着制订一套明确的监管指引及守则,能够令私募基金及大型机构投资者了解市场的运作模式,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反而有利基金活动更活跃,达至本港发展成为区内私募基金市场的长远目标。

另一方面,透过 Pre-IPO 持股的股东,目前仍受到上市条例所监管,任何股权变动将视作大股东一致行动所限制,再加上不少企业引入战略性股东时,已附带超过半年的股份禁售期,限制较上市条例更为严谨。

洪良国际 (HK-0946) 事件引发市场关注上市公司的质素监管,而证监会早前更直指上市申请文件质素欠佳。

港交所上市科主管狄勤思回应称,同意证监会季报所提出,上市招股文件水平应提高,而交易所认同有改善空间,包括涉及新股保荐人的尽职审查及会计报表等层面。

不过,狄勤思强调新股上市安排的后续行动,应交由拥有司法权的证监会处理,例如向虚假文件作出检控,企业应继续按目前的做法行事,交易所暂无意提高新股上市的审批标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