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生涯

畅所欲言的沟通术:对话的运作方式

对话的运作方式

即使我们分享了“重要的一件事”,仍有两个问题待解决。第一,语意的自由流动如何导致成功?第二,你可以怎么做来鼓励语意的自由流动?

在此,我们将会解释“语意的自由流动”与“迈向成功”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问题─你在各种情势下,要做些什么来保持对话持续进行─将在其他章节介绍。

〉〉〉填满共享的语意库

我们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对眼前主题的意见、感情、理论及经验进行讨论。“思想”与“感情”的结合,构成了我们个人的语意库,这个语意库不但代表我们的中心思想,也驱策了我们的每一个行动。

当两人或多人进入关键对话时,代表我们没有共享同一个语意库,我们的意见是分歧的:我相信这个,而你相信那个;我有这种经验,而你有另一种经验。

善于处理对话的人,会尽可能让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语意加入共享的语意库中,即使乍看之下似乎与自己的信念有些冲突、错误或是奇怪。

现在,他们显然无法同意每一个想法,他们只是尽力做到最好,来确保所有的想法都能公开在所有人面前。

共享的语意库持续成长,可以在两方面产生影响。第一,当个人接触到更多正确且相关的资讯,他们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

实际上,共享的语意库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团体的智商。共享的语意库愈大,决定就会愈聪明。

即使有许多人涉入同一个决策,只要人们可以公开且自由地分享看法,就算所花的讨论时间增加,也可以获得更高品质的决策成果。

另外,我们都知道,如果共享的语意库太浅,就容易发生问题。当人们故意保留自己的语意时,聪明的个体可能会集体做出愚蠢的事。

让我分享一则客户告诉我们的故事。某位女士住院进行扁桃腺切除手术,结果开刀小组竟然为她进行截肢!怎么可能发生这种悲剧?

为什么每年有9万8,000位病人因为医院人为疏失而死亡?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许多医护专业人员害怕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在这种情形下,一定有许多人心中纳闷着为什么医生是动病人的脚而非扁桃腺,但没有人敢提出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害怕说出来,因此语意无法自由流动。

医院不是唯一令人害怕的地方。如果老板很聪明、收入丰厚、自信且坦率直言(也就是全世界大部分的情形),在此种状况下,员工常倾向于保留自己的意见,不会冒触怒上意的风险将意见说出来。

相反的,如果人们觉得自在,愿意将自己的意见讲出来(也就是语意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共享的语意库可以大幅扩展,让团体能够做出更好的决定。

回想一下凯文团队发生的状况。当团队中的每个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大家可以对这个状况形成一个比较清晰且完整的图像。

当他们了解不同提议的产生原因及理由时,便会提出一个又一个的提案进行讨论。最后,当彼此的意见互相串联后,他们就会找到一个在开始时完全没想到的可行方案,而且获得全体成员全心支持。

因为意见经过汇整,最后的选择就整体而言比原来各方案更好。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

共享的语意库是“综效”的发源地。共享的语意库能够协助个人做出更好的决定,除此之外,也因为语意是共享的,人们会愿意依照他们所做的决策来行动。

当人们参与了公开的讨论,共同分享彼此的看法后,会了解为什么这个解决方案是最好的,也会对此凝聚承诺感,愿意将此作为行动的指导原则。

举例来说,凯文及其他副总裁不接受最后的决定,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其中;他们最后接受另外一个方案,是因为他们了解这个方案。

相反的,当人们没有参与其中,当他们在一场敏感的讨论中静静地坐在角落时,他们对最后决定的投入一定不高。

既然想法还留在脑袋里,他们的意见也没有表达并放到语意库中,最后只会小声地批评或消极抵抗。

更糟的情形是,当其他人将意见强加进语意库时,他们会更不愿接受这样的资讯。他们可能会说自己的“身”虽在,“心”却早已离开,于是只会心不在焉地敷衍。

引用英国诗人萨姆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的话:“如果违反了个人意志,个人仍会依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花时间在前端建立共有的语意库,会比之后以更快速、更高的承诺投入行动还能获得更高的效益。

举例来说,如果凯文与其他领导者不认同迁移的决定,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一些可怕的后果:有些人已经着手搬迁,有些人慢吞吞地不愿进行,有些人会在走廊上激烈讨论,还有些人不会多说什么,但暗中与这个计划唱反调。

团队极有可能被迫重新开会,重新讨论,然后重新决定─因为只有一个人喜欢这个决定,但这个决定却会影响所有人。

不过千万不要误会我们的意思。我们不是主张所有决策都必须由所有成员一致通过,或是老板不应该参与或做出任何最后决定。

我们只是提醒你,不管你用的是什么样的决策方法,大家对语意库的共享程度愈高,最后的决定就会愈好,不管这决定是谁做的。

每一次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争执、辩论、逃避或以无效的方式反应,常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共享我们的语意。因此,我们无法形成一场健康的对话,反而做出一些蠢事,同时造成资源浪费。

举例来说,我们有时候会沉默以对。我们会玩“致敬但保持沉默”(Salute & Stay Mute)的游戏。也就是说,我们不会与上位者对抗。

在家里,我们可能会玩“冷冻对方”的游戏,透过这种折磨人的技巧,我们冷漠对待挚爱的人,以促使对方对我们好一点(这是什么逻辑?)。

有时候我们会利用暗示、嘲讽或不屑的表情来强化我们的立场。我们扮演“殉道者”,假装我们真的愿意帮忙。

我们害怕与个人对抗,因此针对某个问题责怪整个团队,然后暗自希望这个讯息可以“打”到团队中正确的那个对象。

不管技巧是什么,整体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我们会语带保留,不将自己的语意放入语意库中。我们选择沉默。

在另外一个状况中,由于不知道如何让对话进行,因此我们会依靠语言暴力─从暗中操纵到口头攻击不一而足。

我们表现得好像自己无所不知,强迫别人采纳我们的论点。我们不相信别人,希望其他人也不要相信他们的论点。

接着,我们使用各种语言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我们假藉老板的威权来行事,用长篇大论堵住别人的嘴。这么做的目的通常是一样的:为了迫使别人同意我们的观点。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几个不同元素该如何凑在一起。当风险高、意见分歧、情绪激动时,我们通常表现出最坏的一面。

为了要转移到我们最好的一面,我们必须解释自己的语意库是什么样子,尤其是那些高风险、敏感又分歧的意见、感情及想法;同时,也要让别人愿意分享他们的语意库。

我们必须发展一些工具,让彼此可以安全地讨论这些议题,同时建构一个共享的语意库。当我们这样做,我们的生活便能够改变。@(待续)

摘编自 《不可不知的关键对话:坏情绪也能畅所欲言的沟通术》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