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博览

孔孟之道判释(20)

二、何谓“儒学”?

有人说儒在孔孟时代主要是讲“亲亲杀”、“尊尊等”的一套伦理道德论,即“仁义礼智信”那一套东西,对天道并没有多少涉及。天道是属于老庄所言的东西。后来后儒发现,若不言天道,儒所言的“仁义礼智信”就没有根据出处了,也就是没有了本体论。所以后儒就把《易经》立了起来,作为儒学的本体论依据。魏晋时期的郭向、王弼、向秀以儒学解老庄,做得非常成功;到宋明理学(亦称“道学”),儒家的“天道”就立起来了。故有人认为《易》并不是儒家的经典,而是道家的经典。老庄的道无哲学,更适合《易》所说的道理,是儒拿道家的东西往其脸贴上的。对此,我倒有些不同的见解。如果说儒没有天道的理论,那孔子说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如何解释呢?又其晚年学《易》,对《易》大加赞赏如何解释呢?《史记》记载孔子拜访过老子,对老子非常敬佩;《庄子》一书又说孔子晚年归于道等,都说明孔子心中是有一个天道存在的。否定孔子的儒学没有天道本体论看来很难成立。以我自己的观解,我认为当年孔子、老子都尊重老祖宗的学问,对三皇五帝以来的文化都有研究,但学术路向不同,老子注重悟道,认为讲那些仁义道德没有用,对得道没有助益,要损至无为;而孔子注重周的礼仪文化,认为礼教文化可以抵达天道。从而两家得出不同的学问。但其内容都走不脱周文化《易》所包含的东西,只是理解不同而已。可以说,从三皇五帝以来,关于天道的文化一直很流传。相传黄帝无为而治,还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答应,黄帝干脆不要天下,归隐成仙去了。到了尧、舜,史书记载他们制历法,成法典等,也不离天道的本体论。中国人尊尧、舜为圣人,所谓的“圣人”,就是做到人道、天道的至极,一个完善的人了。而人们颂扬圣人的功绩,恰恰是无为而治。这就是说,圣人治天下,不是靠他的作为,而是靠他的德性召感力而使天下太平的。而德性的至善,就是要通极天道。故孔子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就是这个道理。

我说儒、道两家对先祖天道看法不同在于两家悟道的立脚点不同:儒是以世界为一个圆,他站在这个圆的中心点悟道;而老庄是跳出这个圆,在圆外来反观悟道。以庄子借孔子之口所说的,庄子他们是“方外之人”孔子他们是“方内之人”。儒在世界内,要吃人间烟火,必须讲仁义道德论;而道则抛弃这一切,从方外来悟道。儒强调的是“中庸”;老庄强调的是“无为”。我们从儒家的经典《中庸》一书论道亦可以看出,“致中和”就是道的本体。程颐解释“中庸”两字说:不偏叫做中,不变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我们从周敦颐的“太极图”更能看出儒的天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原来天道是“一阴一阳”构成的一个圆形,圆内阴阳各半(即阴阳鱼图形),那么人要悟道,就得站在圆形的正中央点才能体悟到天道。因为站在那一中央点上是阴阳不加相害、毫无利害冲突的地方。假若我们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欲,就偏离了中央点。这样,不是阴多就是阳少,反之亦然。这就是《易》强调“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的奥妙所在。也就是程子所说的中是天下的正道的依据。子思的《中庸》之道,周子以《太极图》来表明。

因儒是在“阴阳鱼”圆的正中央悟道,他必须强调性本善。即人天生本来就是善的,与天道是合一的。只是人在生长过程中,不断作为,人就有很多不良的,骚乱本体的现象出现了,人要得天道,就得修己回归性本体。后世的一些大儒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说儒是往内修,不是往外求的学问其道理正在于此。假若儒像西方主客体哲学,向外求,其离道心就越远,不可能求得天道。正是他设立一个人的性本善,人回归到那个本体,就是完善了。明朝王阳明的“致良知”,也是以此为出发点的。没有“性本善”,就等于没有了依归的本体。法国哲学家萨特强调“存在先于本质”,其意是说,你这个人最终成为怎样一个人,是由你这个人许许多多的作为存在所决定的。你最终成为一个总统、教授、高级工程师等等,是你经过无数的努力、奋斗得来的。而以此来说,萨特的“本质”就乱套了,总统我想做,他也想做,大家就争斗起来,拿什么来做标准呢?萨特说凭你自己“良知”做选择。那什么是良知的准则呢?这又回到儒家的性本善的问题上来了。你没有一个底线做准则,如何选择就成了问题。基督教向外求,也是以外在的上帝为本体的。故儒的天道既然要以“中庸”来求得,就得设立一个“性本善”的“性体”作为依归。孟子对此领会最到家,强调性善论,而与他晚些时的荀子则没有看到这点,或说过分强调治道,与孟子唱反调,他的主张与法国哲学家萨特近似,比较强调“自为”的作用。有人说孟子讲“心性善”,以“集义”作为内在修炼的功夫;荀子则认为善恶是后天形成的,靠的是外在修炼的功夫,所以荀子主张“隆礼”,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这种看法大致不错。问题是,儒学为何会分裂为南辕北辙的看法,出现大相径庭的学问呢?我看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天道问题。(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