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台湾萤光鱼升级中型版 领先全球

【大纪元6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25日电)2001年起,邰港公司每年发表 3款以上新种小型萤光鱼;农委会与中研院博士陈志毅合作研发中型萤光鱼,再获新成果。台湾萤光鱼技术持续领先全球,明年底完成田间试验、认证。

中央研究院细胞与个体生物学研究所临海研究站博士陈志毅说,他运用中型的南美慈鲷科九间波罗鱼及神仙鱼,于94到97年期间着手研究,终于研发出这两种中型鱼的萤光鱼。

他说明,期间选殖出mylz2的起动子(作用像引擎),驱动萤光蛋白,并以类似做试管婴儿的单一注射技术,将人工萤光蛋白基因打入卵子,诞生萤光鱼。

他说,试验期间失败时,曾出现只有局部萤光的情形,经过3年多的试验,终于成功。相关技术已刊载在国际首屈一指的鱼类免疫学期刊“Fish and ShellfishImmunology”月刊上。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委陈武雄强调,中型(身长10公分以上)萤光鱼的开发技术,较小型(10公分以下)萤光鱼困难,此技术的发表,象征台湾萤光鱼基因转殖技术持续领先全球。

渔业署署长沙志一也说,政府已公告基因殖转技术的行政规范,今天发表的中型萤光鱼技术,还将完成田间试验,证实不孕不繁殖、无法在野外生存,不会影响生态平衡后,才给予认证,预计最快明年底完成田间试验。

此外,渔业署去年11月举办台湾观赏鱼博览会时估计,全球观赏鱼产值将超过新台币1500亿元,而台湾去年产值约20亿元,主要外销美国、东南亚、日本及欧洲等20多国,尚有成长空间。

中央社去年专访全球首家推出小型萤光鱼的邰港公司,业者告知,2006年营收新台币3.65亿元,当中萤光鱼营收已达7000万元,约占2成。

已获中型萤光鱼技转的芝林公司负责人林育禾说,中型萤光鱼生命周期8个月到1年,小型2到3个月,所以中型鱼的研发要4到5年,比小型的1到2年费时;相关价值也因此提高,预计商机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