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生命高栏 伊特激励人心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周仁德国报导)第一次看到伊特先生是去年5月,在法兰克福市政府新闻处为媒体组织的一日游上。为了给一个月后的国际体操节造势,主办方邀请各媒体参观场馆,介绍筹备情况。

伊特近一米九的身高和健壮的黑人外形很引人注目,但他的温和谦恭又让人觉得低调,上下车和进出时他总是静静的等在一边,让别人先行。

起初我以为他只是市政府派来的陪同人员,不料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却坐到了讲台上,主持人介绍说,这位是国际体操节的形象大使,德国前奥运奖牌得主埃德加‧伊特(Edgar Itt)。随后伊特开始回答记者提问,他说话声音柔和平缓,措辞却很有文采,不是印象中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员形象。


埃德加‧伊特(Edgar Itt)(Edgar Itt集团公司提供)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伊特在欧洲田径舞台上叱刹风云近十个年头,主攻400米短跑和400米跨栏,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他和队友赢得了4×400米接力的铜牌,成为德国家喻户晓的田径明星。

主持人介绍说,伊特目前在法兰克福拥有自己的公司,主要为德国五百强企业提供员工和管理层的积极性培训。

每个人心中的奥林匹克

积极性培训?这是什么?一个体育明星怎么会走进这一行?

伊特爽快答应了接受采访,在一个多元文化咖啡馆里,耐心的开始解答我心中的疑问。

“要说我现在的职业,我是一个积极性培训教练,或者说是个激励勇气者。”

“我具体干什么?我到企业为职工和领导层举行讲座和演讲,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成果。”

“我讲什么?我最频繁的演讲题目叫做:每个人心中的奥林匹克——跨越栏杆,迈向成功。我讲我的体育生涯,其他运动员的成功故事,我告诉听众,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常面临自己的奥林匹克挑战,要鼓起勇气迎接挑战,每个人都能取得胜利。”

“我想告诉每一个人,要相信自己的潜力,不要放弃目标和远景,成功的关键是正面的态度和品质,如乐观、热情、自信和信任他人、尊重他人、自我改进的意愿等等。”

“光耍耍嘴皮子就能激起听众的工作热情? 演讲可不光是讲大道理。我的听众从公司总裁到员工,最多一次台下坐了2500人,75分钟讲下来,听众像看惊险片一样还想听下去。我每年在各大企业要讲近百场,他们把我的讲话称为这一行业里最富激情的演说。”

伊特很平静的讲述着他的成就,没有炫耀和傲气,仿佛在说别人的事。 我很难把他的温和平静与激情勇气联系起来。

来自乡村的飞毛腿

打开伊特公司的网站, 领略一段他演讲时的录像,那完全是另一个人:全身都投入进演讲中,手势、眼神、来回的步伐、起伏的音调,从头到尾,仿佛一直在进行400米冲刺,让人身不由己的全身投入去倾听。

打动人的不光是这些外在的动作,更是他讲述的内容,他自己的故事,一遍一遍的在印证他的主题:“不要把栏杆视作障碍,而要把它看成挑战和目标。”而他从小到大,也一直在不停地跨越着生命中的400米栏,从来没有停歇过。

1967年伊特出生在法兰克福郊区一个人口不到两千的小山 村。他的父亲在给他留下黑人的外表特征后,就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他生来就从没有见过父亲,是母亲一手带大的,从小对他影响最大的男性是外公。

伊特的外公是村里体育协会的教练,他很早就看出了外孙的运动天赋,从伊特三岁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他做运动,七岁起对他进行正规田径训练。

让伊特终生难忘的是小时候和其他孩子的一次400米树林赛跑。其他孩子都穿著名牌运动鞋,只有自己穿着旧球鞋,而且伊特生性胆小,害怕在树林里迷路。外公看穿了他所有的心思,对他说,“不用怕,你就跟着跑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跑,到最后的时候超过他。”

这一招果然有用,伊特有了靠山,最后超过了领头的孩子,得了冠军。

“我从这段经历中学到了终身受用的三点:一、名牌和物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二、不管多难的事,都可以试一试;三、立足于自己的优势。我在演讲中也经常讲到这个故事,听众们对此印象颇深。”

树林赛跑的成功给了伊特极大的鼓励,他的天资和潜力越来越充分地得到发挥,不久,外公已经觉得不能再胜任他的教练了。母亲为他找到了法兰克福西边五十公里以外盖尔豪森市田径俱乐部的一个著名教练,经常开车带她去那里接受训练。

1986年,这个来自山村的黑孩子开始了他在田径场上的腾飞,当年获得了世界青年田径赛400米的铜牌和欧洲杯田径赛4×400接力的银牌。第二年取得世界田径赛4×400接力第四名。

在1988年取得汉城奥运会铜牌后,1989年他又获得欧洲杯田径赛400米金牌,1990年欧洲杯田径赛400米跨栏第五名。

就在体育生涯一帆风顺时,伊特遭遇了一个高栏:1990年由于脚部受伤,随后的两年里他不能参加任何比赛。难道就此退出赛场了吗?伊特的回答是:继续向目标努力,决不放弃。

经过两年的修整,他又回到了赛场,并达到了400米栏世界排名第七的成绩。1994年他在德国田径赛上摘取了400米栏的金牌。

1995年由于无可挽回的伤势,他不得不退出体坛,告别了驰骋十年的战场。

在征战田径场的同时,他还在法兰克福大学攻读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断断续续读了十年,终于在1996年获取了学位,其间也有好几次,因为训练和赛事繁忙,伊特几乎想放弃学业,但每次都有一个信念在支持他坚持下去:鼓起勇气,决不放弃。

全新的领域 不变的精神

完成了企业管理学业后,伊特把发展目标定位在了这个全新的领域——经济界。凭着400米的冲刺精神和跨栏的勇气,他先到法兰克福一家全球性的广告公司任职,不久就升到部门经理,主管体育赞助领域。

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从事员工积极性培训的教练,问他愿不愿意试试做个这方面的讲座。他试着结合自己的运动生涯讲了讲,效果还挺好,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新赛场——一个让自己全身心激情投入的领域。

于是他辞去公司的优越职位,白手起家开始了新的征途。“开始的两年最艰难,因为在这个领域我完全是一个新人,没有经验,没有客户,没有人认识我。”

伊特只有目标和勇气,以及过去的人生阅历。

他又开始高强度的学习和自我培训,去聆听同行的演讲,自己不断地练习提高演讲水平,探索自己的演讲风格。在这期间,由于没有固定的客户,为了维持生活,他又操起了老本行——做私人健身教练,从中竟然建立了一些经济界的关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随着他专业水平的提高,在这一行业里逐渐展露头角。从2002年到2004年他的事业有了大的突破,德国几家大的银行固定请他给员工做积极性培训,一传十,十传百,“每个人心中的奥运”成了他的招牌产品,每年他的演讲场次超过五十场,他自己的公司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还增加了新的培训教练。

伊特的演讲之所以能打动人,他的培训之所以能激励人,也许正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最佳的实例,他正是在踏踏实实的实践着自己所信奉的精神,并把成功的结果展现到众人面前。铁证如山,有谁还会不被折服呢?

伊特从不满足眼前,从不停下前行的步伐。新的一年里,又有什么新的目标呢。

“下一步,我想把我的演讲和培训推向世界,走出德国,给其它国家大公司的员工去做讲座。”

“那语言问题怎么办,还有如何适应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我的头脑里马上涌现出随之而来的问题和障碍——高高的栏杆。

“没问题,语言不同可以翻译,人性的精神和勇气是超越国界和文化背景的。”伊特乐观的说,栏杆在他眼里就成了挑战和目标,他心里已经千百遍的跨越了它们。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你能成功的开创一个绿色事业,也可以把你既有的事业绿化!这不但可能,也很容易做到。有机食物、生质燃料、替代性交通工具、绿色科技、绿建筑、高效能源、替代能源日受欢迎,让许多环保人士更加乐观。

    不论你是有心创业的人士,或是经营小本生意,你不但能对环境有益,还能维持生计。绿色产业的前景令人兴奋,也让你有了圆梦的空间。比起过去,现在你更容易将自己的事业绿化,你也多了许多选择,在经营模式里加上永续经营的考量。

  • 世界华人工商妇女企管协会南加分会,将于11月13日至15日举行为期三天的年会系列活动,并将于14日颁发2009年第二届“金冠奖”予6位杰出华裔女性企业家,会长刘卢荫10日表示,6位得主将出席“2009全球华商妇女经济影响力论坛”研讨会,分享女性成功创业成功秘诀,欢迎各界企业人士免费报名参加。
  • 由华人生物科技协会(CBA)主办、中工会协办的“华人生物科技协会2009年会”,于11月14日在圣荷西市举行。今年年会以“生物科技未来发展趋势”为主题,邀请多位生物科技界的专家,探讨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
  • 调查指出,台湾自行创业人口趋向年轻化;学者建议有意创业的女性,应发挥创意、结合文化特色与故事性,创造独特性,并透过网路行销打开知名度,成功机会较大。
  • 创业有成的巧克力达人黄湘怡,在品尝一口又一口的巧克力人生中,找到无比的乐趣。这次黄湘怡首次当起作家,分享自己创业的心路,希望在温馨的圣诞节,用巧克力温暖每个人的心。
  • 12月26日,华侨协会纽约分会 (Overseas Chinese Association New York Chapter) 在纽约华侨文教中心举办“福建人在纽约”专题讲座﹐邀请社区成功人士讲述福建移民在美国创业的历史。
  • 黄先生出生在柬埔寨,19岁,全家人赤手空拳来到法国,23岁与兄弟姐妹一起开创家族事业,在巴黎成功经营过7家珠宝行的黄先生是名道道地地的华侨,他热爱中国、只雇华人、努力在法国人中树立中国人的品牌。新年伊始,记者有幸采访到他,听他讲述白手起家的故事。
  • 香港作家沈西城在近日香港书展讲座上说,“我们大陆有十四亿人,但是出不到这三个人……这是我们香港人的骄傲……为什么我不讲呢?因为一讲就涉及到很多问题。”对于香港电影会否回到辉煌时期,沈西城这样回答:“当然没有可能”。他亦认为,大陆电影“有很多东西要禁制审批,如果任拍,哗!不得了!”“我希望中联办的人听到,这是善意。”
  • 刘天富先天就四肢残障、手脚卷曲,生活起居、大小便都需要他人协助,个性却非常乐观,他低头就着盘子吃饭,咬起杯子喝水,更神奇的是创办了拥有二百多位会员的“身心障碍者自立更生创业协会”,用卷曲的三根手指头写企划书,一写十几个小时,他说“要珍惜每一天,即使明天就死了,今天也要认真的过,不要留下遗憾”。
  • 半年多前,墨尔本一名40岁的男子开始在工作之余变身“烟头侠”(Buttman),为墨尔本清理烟头,迄今为止他共捡拾了近5万个烟头。“烟头侠”希望人们能够重视烟头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