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国泰工潮激化航机延误 首日千逾十班机受影响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3日讯】国泰千多名机师,昨日正式展开无限期的工业行动,包括拒绝提早报到、亦有机师请病假,根据机管局航班资料,已有十多班国泰航机出现延误。工会预料,未来数日将出现大规模的航班延误,并以长途客机为“重灾区”。国泰则高调指摘,行动损害工会的信誉及机师的专业形象。 

苹果日报报导, 国泰方面强调,只有三班航班延误,原因分别是机件故障、天气、及一名机师在洛杉矶请病假,与工业行动无关。而三班机分别延误一小时至五小时不等。

美飞港机延误五小时

不过,国泰发言人亦承认,一班编号CX883、由洛杉机直飞来港的航班,由于有机师“不适”,结果航机要转飞温哥华;再由于机师受飞行时数限制,航机结果要再转飞日本关西机场才飞返本港,延误五小时,至今日凌晨零时仍未抵达。

香港航空机组人员协会总干事范达礼昨日在记者会上解释,持久战的工业行动首阶段名为“最高安全策略”(见表),行动要求机师不提早报到、极仔细作起飞前准备、身体不适时请病假。

他解释,工会无意令国泰取消航班,工业行动的结果,是导致大规模航班延误。其中,以来往本港及欧洲、美国、英国等长途线,将成为延误的“重灾区”,而一些航班或出现半小时或以上的误点。

工会昨日向会员电邮一份长达二十七页的行动计划书,据计划,机师只会在航机起飞前八十分钟报到。

他说,八十分钟并不足够机师作好准备,而报到后,机师要花时间,查阅天气、完成飞行计划、计算所需燃油及其他准备工作,长途机又有特别多准备工夫,势必令整个起飞程序延后。

工会指行动持续数周

范达礼说,上述行动将持续数周,至于会否进入下阶段工业行动,则要视乎资方会否向工会提供所需资料。他形容,机师目前是“以短暂的痛楚,换取长远得益”。

据了解,由于行动紧守飞行守则的规定,而被机师视为“立于不败之地”。范达礼说:“看不到国泰有理由可以借此惩罚机师,除非他们认为守则已不合时宜”。

而国泰企业发展董事汤彦麟,昨日在机场则猛烈抨击,工会将飞机驾驶舱变成行动地方,并强调,资方会留意有无个别机师,进行工会行动时,超越底线。他强调,资方无法答应机师的加薪要求,否则会长远影响公司竞争力。

国泰更罕有地,要求传媒代为向工会提出八点质疑(见表),并将所有扰乱航班的矛头,指向工会总干事范达礼及领导层。

付货人忧延运遭索偿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表示,有委员担心货物未能准时运抵目的地而遭索偿,已计划转用其他航空公司航班。旅游业议会总干事董耀中忧虑,无限期的工业行动,会为社会带来沉重后果。

机场国泰的柜昨无出现混乱,乘客如常登机;而机场食肆负责人则表示,已预备好额外食物存货,应付一旦航班扰乱。

国泰旅客查询热线

国泰航空 (每日朝七晚八)

中文:27478888

英文:27478999

机场管理局 (二十四小时)

电话:21818888

国泰网址:www.cathaypacific.com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国泰机师: 无限期实施有限度工业行动 (7/3/2001)    
  • 国泰航空劳资谈判破裂 (7/3/2001)    
  • 国泰机师工业行动今日爆发 美国航线机师集体请假 (7/3/2001)    
  • 国泰机师今天采取工业行动 (7/2/2001)    
  • 香港国泰全线候命迎工潮 (7/2/2001)    
  • 香港旅客组织向国泰机师工会递交抗议信 (7/2/2001)    
  • 旅客组织指责国泰机师要求不合理 (7/2/2001)    
  • 三国拳师叫板中国功夫 空手道跆拳道泰拳设擂京城 (7/1/2001)    
  • 香港财政司长梁锦松吁国泰自行解决工潮 (6/30/2001)    
  • 财政司长: 香港崇尚自由经济,劳资双方自行解决国泰工潮 (6/30/2001)    
  • 国泰申请租机 安排应变措施 (6/30/2001)    
  • 国泰机师: 工业行动一旦展开,不设时限,直至国泰业绩受损 (6/30/2001)    
  • 香港国泰机师承诺不会在7月3日前采取工业行动 (6/29/2001)    
  • 国泰限机师明天傍晚前决定是否接纳建议 (6/29/2001)    
  • 双方两周谈判破裂国泰航班临大乱 (6/29/2001)    
  • 香港国泰劳资谈判破裂机师工会酝酿罢工 (6/28/2001)    
  • 香港国泰劳资谈判破裂 (6/28/2001)    
  • 香港国泰劳资今晚八时再谈判 (6/28/2001)    
  • 七一即到 香港国泰机师罢工 如箭在弦 (6/26/2001)    
  • 国泰劳资双方今早十一时恢复谈判 (6/26/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