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孙玮芒:龙应台的荒谬剧

孙玮芒

人气 144
标签:

【大纪元6月25日讯】 文化评论家龙应台将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这是我一九九九年听到的第二个不可思议的消息:一个人选择了他最不该做的事。第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是美国Y2K专家爱德华尤顿先前宣布不谈Y2K了:一个人放弃了他最该做的事。

龙应台一向以知识份子的角色评论时事和体制,她在接受《中时晚报》记者访问时,谈到这次她愿意进入到体制,先是笑称“一出荒谬剧”,随后即表示她“愿意放下身段进入体制,完全是对台湾社会的终极关怀”。

这是个后现代的世界,人的身份可以多重,角色随时翻转,照理说不应该这么大惊小怪,何况选择从政,是龙应台的个人生涯规划。中国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评论家晋身文化局长,更是顺理成章。台北市长马英九的用人格局,也获得许多掌声肯定。

˙“三顾茅芦”的前戏

龙应台却是以儿戏的态度面对马英九的托付。她对记者说,正因为她经常以知识份子立场独立批判体制,现在为了了解体制这个“敌人”,她认为有必要进入体制运作,并且“相信这次进入体制将有助于她日后的论述更深入”。

这番说法,的确很适合做荒谬剧的台词。个性很冲的台北市前新闻处长罗文嘉,也不致说出这种话。这段话暗示:龙应台只打算在文化局当过客,她念兹在兹的还是自己的写作事业。

马英九起先是透过友人征询龙应台出任文化局长的意愿,龙应台对这种间接征询的方式“感到很生气”,写信要求马英九自己和她联系。马英九便透过电话、网路联系,乃至在七月访问欧洲时,专程搭机(纳税人出钱?)前往德国法兰克福,并从法兰克福机场包计程车,总共花了台币五千元的往返计程车车资(纳税人出钱?),亲赴龙应台居所恳谈,才获对方首肯。

龙应台与马英九,共同演出了类似“三顾茅芦”的情节。

龙应台的姿态摆得很高。马英九是从意大利搭机远赴法兰克福,出国前双方也约好了见面。龙应台不论有没有意愿出任文化局长,作为地主,以客为尊,体谅客人旅途劳顿,从市郊坐一趟车到市区会见马英九,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礼貌。

龙应台在应允出任文化局长前,已经答应返台担任中山大学驻校作家。姑不论她失信于中山大学这一节,先前她与中山大学洽谈担任驻校作家一事,是否也如此让对方大费周章?将来龙应台上任后,面对市议员、市政府同僚、媒体记者、文化界,会不会摆出同样倨傲的态度?

˙像龙应台这样的知识份子

龙应台的亲朋好友担心由她体制外进入体制内,将来面临台北市议会的质询批评,可能无法适应,纷纷劝阻龙应台,未闻有人从公众角度思考“知识份子可否被体制收编”这个课题。
台湾官员中有不少学者从政的例子,而且在专业领域各有杰出表现。李登辉、连战都曾在大学教书。

龙应台在台湾扮演的角色,绝不同于一般学者。

从早期的《野火集》(一九八六)到一九九九年三月发表在《新新闻周报》六百廿七期的文章〈龙应台挑战李登辉错史观〉、一九九九年七月发表在同刊物六百四十八期批判李登辉的文章〈过渡时代的过渡人物〉,龙应台扮演的是“台湾的良心”、异议作家。她批判体制、挑战权威,展现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她的自我定位、台湾知识界对她的期许,应该不是可以被权力直接雇用的专业人士、不是针对单一目标行动的社会运动者,而应是美籍巴勒斯坦裔文化评论家萨伊德(Edward W. Said)所严格定义的知识份子。

萨伊德在《知识份子论》一书(单德兴译,一九九八,麦田出版)论及知识份子与体制及世俗权势的关系,指出现今组织收编知识份子的情况已经到了“异乎寻常”的程度,知识份子的主要责任就是从这些压力中寻求相当的独立,因此他把知识份子刻画成“流亡者和边缘人、业余者、对权势说真话的人”。

萨伊德认为,知识份子进入体制中的专业位置,主要是服侍权势并从中获得奖赏,是根本无法运用批判和相当独立的分析判断精神的。

龙应台形容她出任文化局长是“放下身段”,难道她以前与权势保持距离、批判体制,不过是一种身段?

我们不能苛求知识份子像十七世纪荷兰哲学斯宾诺莎家那样,以研磨镜片自食其力,坚拒权势的诱惑。最起码,像龙应台这样的知识份子,随着声望的提升、物质生活的改善,应该不断寻求更有利的位置、开拓更宽松的尺度来批判体制,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她在〈龙应台挑战李登辉错史观〉一文宣称,“以李登辉的政治强势,他个人的想法很可能就把一个社会推向某一个特定的方向,尽管那个方向不见得是正确的方向。对他的史观提出质疑,我认为,是一个公民不得不尽的义务。”如今,她选择进入的体制,不是具有理想性格的反对党,正是她不久前还在批判的国民党政权。

她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长之后,如果发现李登辉再发谬论,势必暂时放弃此类“公民不得不尽的义务”。也就是说,公民的义务、知识份子的良心,是可以休息的。如果她身在体制,照旧为文批评体制,台北市议会国民党团首先不会轻饶“龙局长”。

˙龙应台对文化懂多少?

一般对龙应台出任文化局长的顾虑,是她太犀利,不适合官场文化。犀利,与政务官适任与否并无绝对关系,重点是龙应台能否虚心接受民意监督、有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用人、制订决策。

龙应台早年批评时政、臧否台湾小说,接过无以数计的恐吓信、黑函,甚至冥纸,仍然不改其志,她的韧性超人一等。怕的是她当了官以后,这种忍辱的工夫,变成一意孤行、对外界批评无动于衷。

文化主管官员的致命伤是不懂文化,做出离谱的决策。台北市立美术馆长至少有两位前任馆长,就是因此被艺术界与民意代表轰下台。

龙应台的专业背景是文学。个人就作家立场而言,文学的生存发展自有专业机制与市场机制来运作,实在不需要官来管,政府管得愈少愈好。至于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等,作品的制作发表需要经费、场地、宣传,有赖政府合理分配资源,提供协助。而在龙应台的十三本著作中,除了文学,鲜少触及其他门类艺术。尽管她近年的文化评论文章愈见视野广阔、见解独到,然而所论多为政治与历史的范畴。

这位一九八○年代的“女李敖”,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在台大法学院以〈政治人的人文素养〉对台大师生发表演讲,对人文素养也只提到文学,并未言及音乐、美术。对于后两者,她不是平常接触不多,就是接触了却感受不深、认识不足,无以发而为文,遑其他戏剧、古迹保存等文化业务。一个作家写作十几年,出版十几本书,所知所感应该尽在著作与演讲中了。

那麽,未来的龙局长,有没有足够的素养来鉴定台北市立交响乐团的演奏水准,以作为决策的参考?若她要征询别人对北市交的评价,能否鉴别谁是真正懂音乐的人?台北市参加国际美展对台湾艺术家征件时,她能否鉴别那些人是无门户之见的真正专家,胜任评审?台湾艺术界山头林立,她会不会被少数山头蒙蔽,垄断了文化资源而不自知?

˙武断的文学批评家

龙应台在台湾出版的《龙应台评小说》(一九八五,尔雅出版),打破了台湾文学批评界一味捧场或谩骂的积习,以专业态度就作品论作品,获得极大回响,迄今销售了十余版。这本书却流露了当年龙应台的独断主义。附录的文学批评家王德威文章〈考蒂莉亚传奇──评《龙应台评小说》〉,指出龙应台以“新批评学派”的方法评小说,“只有当作品满足了批评家预设的规范,才得进入其‘传统’,否则按照龙的方法就应该予以‘制裁’!”

龙应台的美学品味,也很规格化,基本上她是用“脑”在读文学。爬梳文字、分析结构,她很在行,就是缺少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应作者的情感表现。她在《龙》书中质疑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及《塔里的女人》“比琼瑶好到哪里去?”张爱玲的《半生缘》以自然主义笔法表现人的命运与环境的关系,她武断地论定“只是引人入胜的言情小说而已,没有什么深度可言”。

龙应台一九九四年出版的文集《美丽的权利》,收集了她以“胡美丽”笔名发表的文章,有人说表现了她感性的一面。除了教条式的女性主义、对“大男人主义”的猛烈批判,我在书中看不到多少感性。论思想深度、颠覆性、前卫性,龙应台的女性主义远不及何春蕤教授。
除了缺乏感性、避讳用本名谈性,龙应台的美学品味含有民粹色彩。

她的文章以浅显、口语化风行于世,她以同样的风格写文学批评文章,反对像台大外文系《中外文学》月刊那种深奥严谨的文字。对于小说,她贬抑奔放的、华丽的文风,褒扬海明威式的简洁文风,而且喜欢追究主题的政治正确性,例如:写女性,宣扬女性主义才是上品;写政治,要明辨忠奸。

对于未来台北市将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从社区到国际,龙应台如果依然以民粹的标准来取舍,精致的、深沈的艺术文化恐怕将受排挤。现代的年轻艺术家屡出奇招,反体制色彩浓烈,如果龙应台把她评小说的那把尺拿过来,坚持政治正确性,比罗文嘉更“勇”的艺术家们,不会默默忍受台北市政府的“荒谬剧”的。

龙应台是个历练丰富、富有国际观、成熟的作家,她当然知道进了官场该扮演的角色。但是,时间一久、刺激一多,一个人还是难免展露本性。

˙颠倒混乱的时代

一九八五年五月《我们的》杂志,刊出龙应台访问记(收入《龙应台评小说》),访问者田新彬女士问她除了写文章之外,会不会出来组织团体或发起运动,来发挥更大的力量?龙应台斩钉截铁地说“不会!”并且指出:“每个人都该量力而为,做他最擅长的事。我爱读、能写,却不见得有什么组织长才,而且我也不喜欢曝光。”

今天的龙应台自非一九八五年的龙应台。龙应台这把野火烧进体制,究竟会把台北市烧得光芒万丈,还是变成湿柴被扔出来,且拭目以待。不过,龙应台决定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长之举,等于告诉了万千读者:对于知识份子的话,即使你要信,也只能信一时。这个时代,不论是政治家、知识份子,毁诺、转向、变节,习以为常,还要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辩解,面对公众大言不惭。这不是《三国演义》的时代,那个时代的英雄追求的是权势,招降纳叛之事不足为奇。我要引用一句《哈姆雷特》的台词:“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朱生豪译文)。

(原刊 1999年8月9日 台湾《网路家庭.名家专栏》网站,为配合世纪沙龙管理条款,本文文字略有调整)

──转自《世纪沙龙 》


    相关文章
    

  • 台北文化局长抵上海 掀起媒体热 (6/23/2001)    
  • 龙应台抵上海 掀起媒体热 (6/23/2001)    
  • 王丹:电子乐与摇头丸 (5/27/2001)    
  • 龙应台 :一个美国人死了 (5/17/2001)    
  • 龙应台:谁剥夺了“中国人”生气的权利? (4/17/2001)    
  • 金钟:龙应台从政的内心挣扎 (4/8/2001)    
  • 高行健电视答龙应台 (2/17/2001)    
  • 陈水扁接见高行健 (2/6/2001)    
  • 马英九龙应台欢宴高行健文化界老友畅谈叙旧 (2/2/2001)    
  • 高行健在台湾倍受欢迎 (2/1/2001)    
  • 高行健: “生命是一连串的奇迹” (2/1/2001)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抵台 (2/1/2001)    
  • 台北市爱滋警员去留 引起激辩 (1/30/2001)    
  • “蒋经国-十三年后再回首”影像展 (1/12/2001)    
  • 龙应台:台湾要不要走出去? (1/8/2001)
  • 相关新闻
    龙应台:台湾要不要走出去?
    “蒋经国-十三年后再回首”影像展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抵台
    高行健:  “生命是一连串的奇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