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印战略互动矛头皆直指中国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1日电】香港大公报2日发表山民和梁明的署名文章,分析影响中国安全的周边因素。分析指出,美国、日本、印度将成为影响最大的三个周边因素。这三者的互动对中共安全所造成的影响,在新世纪将更为巨大。

文章说,当我们审视今天国际战略力量的发展走向时,不难发现,“新干涉主义”的大棒和“维护地区安全”的幌子在交相挥舞。

文章认为,从目前世界地缘战略环境看,这两个幽灵主要交织在世界地缘中心的东半区——亚洲。其所遵循的已不是简单的“冷战思维”,而是抢占势力范围的“帝国战略”,其思想基础是狭隘的意识形态和极端民族主义,而这两支杀伤力极大的“精神毒箭”都直指中国,从而构成了在该区域有重大利益的主要力量均将其战略指向对准中国的战略奇观。

美国的战略思维就是继承英国“殖民、均势、间接”三大战略思维本质,以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为思想基础的产物。它所奉行就是“在一八五零年声言其命运和前途要超越太平洋时就已定型”的霸权战略。因此,没有“国防疆界”、抵近别国防御边境建立进攻线是美国安全战略的基本出发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已完全实现了对地缘和时间的超越,相伴而生的是其战略目标的无止境,即以一切没有达到的目标为目标。这就决定了美国在中国周边安全中所处的地位和战略行为的前景。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何马耳他美苏首脑宣言后,美国的战略重点立即转向了中国。

一九九零年,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国家安全委员会协调、联邦政府认可的对华战略指导原则是新一轮“次战争攻击”的开始。在多达十余条的战略指导原则中,美国当局确认了有计划、有步骤地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贸易、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促变、打击、削弱中国的战略。一九九三年的“银河号”事件是这一战略进入新阶段的鲜明标志,一九九九年轰炸中国驻南使馆仅仅是其战略合乎逻辑的发展,直到即将在亚洲部署TMD,这一战略的第一个阶段才告完成。一位美国高级官员曾宣称,在对华战略中,美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遏制,一种是合作,无论是哪种选择,美国都是赢家,然而,我们还是选择合作。美国的这种“合作”却包涵着公然支持颠覆活动、武装分裂集团、阻挠进入世界市场、控制别国军备、要求别国不扩散先进武器、制造谣言惑众、践踏国际法准则、随意使用武力,等等。

下一个乃至两、三个十年,始终主动的美国在这场游戏中还会如何表现呢?美国安全战略的传统、稳定性以及历史实践决定了其影响中国安全环境的根本性质。从外部看,美国将通过继续强化原有联盟,从东北亚、东亚、东南亚三个方向加大对中国的海、陆钳制,酝酿建立了三个TMD防御网,以期形成对中国的空中屏蔽;同时,以不择手段破坏东北亚、东南亚稳定的策略,逐步掌握斜刺我两个软部的利刃。在中亚,美国已毫不掩饰地向“古阿姆”联盟投入资金和武器,以期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在南亚,美国采取疏巴亲印政策的目的非常清晰地将其南亚政策重点指向中国,“借力取势,以空间换时间”是其策略的本质所在。在太空,美军航天司令部的《二零二零年展望》明确表示,美国拥有太空优势,这一优势“逐步与陆、海、空优势相结合而产生的增效作用”将为美国“带来全面主宰地位”;其高级将领更表示:“我们要在太空作战。”如果这些表示不只是针对中国的话,起码中国是重要对象。至此,美国的对中国战略基本成形。

当九十年代美国完成对华整体布局和政治、军事、外交的挤压与战略试探后,今后,美国将逐步加大对华维护安全战略之意志的考验。

几百年来,日本就一直将中国作为敌人和战略对手,战略上对中国的企图也最多。

明治维新后,日本加紧谋划对华侵略。一八九四年终于挑起甲午战争,霸占中国辽东半岛、台湾及其澎湖列岛。此后更是将侵略的铁蹄几乎踏遍了全中国。战后,日本通过与美签定《日美安保条约》,加入到与美国一道构筑对华弧形封锁网的行列,在美国侵朝期间,日本甘愿成为美军的后方基地。全面遏制中国和建立对华战略屏障成为日本不溢言表的根本战略思想。仅仅是在田中执政到八十年代中期短短的十五年间,日本出于战略需要,开始发展对华关系。但是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又沉渣泛起,对华遏制的战略思维又复抬头,由日本首先发起了制造“中国威胁论”的运动,这是一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阴险策略。

日本以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为借口,将中国视为“多元威胁”中的主要威胁,将中国树为战略对手。目前,日本的国防费水平已居世界第二,一九九九年出台了的所谓“周边事态法”,都标志着日本的安全战略已由“防御型”转为“进攻型”,其军队今后的主要任务将是对付“周边事态”,而所谓“周边事态”。按照日本官方的解释就是纳入了中国大陆、中国南海和台湾等地区的事件发生地。为此,日本一改过去针对苏联的军事部署,主力部队全面向西、西南移动,今年又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日本甚至计划未来十五年内配备航母。日本之所以积极参与TMD计划,其根本目的就是借助美国取得对中国等的空中封锁,营造“既可攻击别国、又可免遭别国攻击”的全面战略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将台湾纳入“周边事态”,日本某些军国主义势力已不再隐讳其分裂中国的企图。事实上,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机时,日本曾把搜集到的中国军事动向情报提供给美方和台湾。日本对“台独”的怂恿、与东南亚国家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在日本海对外国船只开枪开炮都说明,日本将把其战略前沿推近至中国近海,日本的国土将实现“无形扩大”,中国的战略活动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如果说日本的海上保护区已经清晰的话,在其整体战略中,人们容易忽视日本战略登陆东北亚大陆企图:首先是朝鲜半岛。其地缘作用曾是日本侵华的跳板,朝鲜人民为此吃尽苦头,中国人民为此饱经风霜,日本从来没有为此而负疚。今天,它仍想插足半岛问题,推倒中国重要的战略屏障。其次是蒙古。二战时,日本就百般利诱内蒙古蒙奸为日本侵华效力。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正是这种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日本认为,蒙古是“插入中俄心脏的一把尖刀”,“压在中国背上的一块巨石”。可见蒙古战略地位的重要。近年,在日本以金钱开道、全面加强对蒙关系的背后,也隐藏着影响中国内部问题的目的。

印度和中国在历史上同样是“被入侵的大陆”,在五十年代曾经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关系。然而,为时不久,印度某些极端的民族主义势力错误地把对外扩张作为印度发展的“捷径”。九十年代初,印度又调整了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二十一世纪初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八十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面对中国、巴基斯坦以及海洋军事大国的现实环境,印度要称霸东南亚并在二零一五年前进入“世界级军事大国”,就必须以军事实力为基础、核力量为后盾,威慑中国,遏制巴基斯坦,争夺印度洋控制权。这就要求印军具备对国家领土、领海、领空的控制能力及在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保持实力优势,对次大陆地区及附近岛屿保持战略核威慑和常规威慑能力,在中东、东南亚和南中国海取得应急制海权等实力。这是一种不同于美国“全面威慑”战略全球性和“攻巴防华”的“区域威慑”有限性的地区霸权战略。在此战略定位下,印度军方制订了“西攻、北抗、南下、东进、内稳”的全方位的战略方针。即:对巴基斯坦采取积极进攻态势,以彻底打败巴基斯坦;对华采取攻势防御战略,保持军事优势,固守既得利益,稳住并遏阻我发展海上力量和南下收复失地;积极发展海军,最大限度地控制印度洋;保持和加强对东亚、东南亚的影响,并干预亚太事务。

在印度的“区域全面威慑”战略中,对华战略始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九九八年,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却公开宣称:“中国的威胁远远大于巴基斯坦”,“是印度最大的威胁”,并以此为据确定了以实力为后盾,以争夺领土为目标,以高技术战争为蓝图的对华军事战略构想,力争在二零零五年之后具有同我打一场具有信息时代背景、核威慑条件下的高强度局部战争的能力。

由于印度的军事战略构想始终是与领土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具有不惜一战思想,例如,所确立的“领土蚕食、内部颠覆、军事优势、战略威慑”的攻势原则等,因此,影响未来中印关系的第一个问题仍然是,中国能否就范于印度“保东、守中、攻西”和慑止我突入印度洋的最低对华军事战略目标。目前,印占领着中印边境争议区四分之三的面积,成为既得利益者,为保持此现状并不断扩大成果,印在中印(锡)边境地区的现阶段战略方针是攻势性的“三段结合,谋求平衡,稳定全线”的方针;在东、中段地区则采取“守势”战略,而在西段仍为“攻势”思想。从长远看,印度实行全线重点推进的进攻性战略方针不会改变。在海上,印度明确提出了:在印度洋水域,实行“发展自己,扩大影响,遏阻他国”的方针,并全面扩大军事活动范围,炫耀武力。在其加强海军建设,提高海洋控制力的同时,特别提出了要防止中缅关系的发展,为实行牵制,印度海军进入我南海地区与菲律宾海军进行军事演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对外贸易量的大幅度增加,海上运输线关系到我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说,一九九三年发生的“银河号”事件对我们思考国家安全问题具有划时代的象征意义。

然而,领土争端、海上交通远远不是问题的全部。为实现其对华战略目标,印度从政治、外交、军事等各方面都采取了措施。军事上,印度的“北抗”策略正在向“北进”演变。

考察影响未来中国安全的周边因素显然不仅以上三大因素,但是,这三大主角互动所造成的影响将更为巨大。首先是冷战后亚洲地区的“联盟战略”经过瞬间的调整,已再次复兴:美日联盟向共同参战迈进新步伐,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其次,美印、日印关系的发展从军事交往切入,引起国际间普遍关注,这种完全出于权益之计的合作可能加速对华的破坏性影响。再者,美日在台湾问题上的默契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变数;美印在西藏问题上的合作也达到了默契的程度;日印合作在地缘和领土问题上构成了对我国最佳的斜线战略牵制,日首相森喜朗二零零零年八月下旬对印度访问时直言不讳地表示了联手印度遏制中国的企图:“关于日印关系,只要看一眼地图就可一目了然,这在战略上是非常重要的。”对称夹击中国的战略构想对日印显然已了然于胸。最后,美日防务指针和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在威胁中国经济发展方面不谋而合,客观上已形成左右中国对外经济命脉、制约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力量。无论是主观愿望,还是客观现实,周边这三大战略因素的发展及其互动,是中国未来安全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关文章
    

  • 中国安全生产监管局将组建 (11/14/2000)
  • 相关新闻
    【菁英论坛】洞庭湖大坝合拢 体制决堤
    美制裁令付款困难 俄罗斯进口中国汽车遇阻
    三退声明精选(2024/07/10)
    专家解读外商为何对中国市场看法改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