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自然人文旅記
前一陣子探訪金瓜寮古水圳步道,行程結束時,在金瓜寮社區遇到「坪林鄉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陳先生的夫人,她告訴我,金瓜寮古道水圳步道更往上游走,最後可接上「金瓜寮溪觀魚賞蕨步道」,我所走的路段只是古水圳的後半段而已。她說,古水圳路愈往金瓜寮溪的上游走,景色愈美麗。
今天從中山北路7段219巷的翠峰橋旁福德宮出發,走「半嶺水圳步道」至第三淨水廠,回程繞由「天母水管路」及「翠峰步道」返回翠峰橋。
「半嶺水圳步道」是一條較少人知的水圳路,它與著名的「天母水管路」步道之間隔著「松溪」(南磺溪的上游),遙遙相對;水管路在東,半嶺水圳在西。當你走在天母水管路上,欣賞溪谷對面山腰的農園景色時,若眼尖一點,可能就會注意到這條水圳路的身影。
金瓜寮古水圳步道位於台北縣坪林鄉,是半年多以前才新開闢出來的一條步道。這條步道起源於日據時代末期,當時計劃由金瓜寮溪中游的龜窟附近開闢一條環山的水圳,將金瓜寮溪豐沛的溪水,導引至金瓜寮東北側的大坪地區灌溉農田。
陽明山地區坪頂地區以水圳路聞名,其中的「狗殷勤古道」(尾崙水圳路),由平等里的狗殷勤通往公館里,下抵外雙溪「故宮博物院」,是昔日農民運送農作往山下的一條古道。
福巴越嶺古道全長17公里,以位於8.5K的「檜山駐在所」為界,分為「巴稜段」及「福山段」。一年半以前,我曾走過巴陵段,至檜山駐在所折返;今天則走福山段,終於走完這條著名的歷史越嶺古道。
~續前期延平南路正對著北門口,是昔日進出北門的要道,清代稱為「撫台街」,日據時代稱為「大和町通」。北門是台北城對外最重要的城門,清代台北繁華新興的商業區大稻埕,就在北門外不遠;大稻埕藉由淡水河航楫之利,經由淡水與世界接軌,淡水港是當時台灣最大的國際貿港口。
2008年的第一天,晚起,才至中午,昨晚跨年太累的小東又栽進沙發,呼呼睡著補眠。老婆在家收拾家事。難得空閒,於是下午出來走走。天氣既冷,時間有限,選擇搭捷運往台北車站,逛逛附近的街景及古蹟。
關刀山位於苗栗三義鄉與大湖鄉交界處,因山形酷似三國時代關公所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刀背而得名。關刀山,海拔889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
紅河谷越嶺古道,足以媲美哈盆古道,又只在近郊而已,竟然被我忽視多年。
(續前篇:第0523篇)佐久間總督任期內,森丑之助仍擔任公職,先後在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博物館、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總督府「藩務本署」調查課等機構及單位,持續從事高山植物及蕃族調查研究。
上一次來桃園復興鄉角板山公園,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當時遺漏了一些景點,所以這次趁著來爬枕頭山的機會,順道前來舊地重遊。
枕頭山位於桃園復興鄉的三民村,俯臨大漢溪,可控扼附近各台地上的聚落,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一百年前,泰雅族人曾與清兵、日軍先後在枕頭山爆發慘烈的戰役,以爭奪這座攸關部落生存的山頭。
劍潭山位於大直,因劍潭而得名。這裡最著名的地標就是圓山大飯店了。所以一般民眾也習慣將劍潭山稱為「圓山」。劍潭山曾是日據時代的台灣神社的所在地,這座山自然受到良好的管制與保護。台灣光復後,劍潭山曾劃為軍事管制區,因此林相維持優美,森林蓊鬱。
今天趁著天氣轉好,開車前往汐止姜子寮免費洗車。回程,繞往汐止市區,順道去參觀汐止車站附近的忠順廟及蘇家古厝。
聖母山莊國家步道位於宜蘭礁溪,入口就在著名的五峰旗瀑布風景區。從這裡出發,須走3.7公里的碎石土路,才能抵達正式的登山口「通天橋」。由通天橋起登,至終點聖母山莊,路程還有1.6公里。所以來回的路程超過10公里。
進士第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驚訝的。台灣第一個赴京考中進士,有「開臺進士」之稱的鄭用錫宅第,被內政部列為國家二級古蹟,但出現在我眼前的這棟宅第卻是屋簷破敗,牆垣舊壞,大門甚至被換成了鐵門。古蹟不見維護,進士第給人一種很落魄的印象。
新竹火車站的歷史已超過百年。清朝光緒13年(1887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向清廷奏准在台修築鐵路,至光緒15年(1889年)時,完成了台北至新竹路段縱貫線鐵路。劉銘傳原本規劃修築鐵路至台南,但因去職,其計劃遭繼任的台灣巡撫廢止,所以鐵路只到新竹市而已。直到日據時代明治41年(1908年),台灣總督府才完成台北至高雄的縱貫鐵路。
今天陪老婆、孩子回中壢娘家,於是順道獨自前往新竹市探訪古蹟。本想從中壢搭火車至新竹,不過抵達中壢時,已快接近中午;再換搭火車,恐怕參觀古蹟會時間不足,於是直接開車至新竹市。
今天本想往礁溪爬山,但氣象預報天氣不理想,一大早果然天空飄著細雨。台北天氣如此,宜蘭恐怕更不樂觀。天氣不好,登山行程就泡湯了,而天氣變涼了,於是決定改去礁溪「泡湯」。
今天帶著老婆孩子遊淡水,從捷運站旁的淡水河岸一路走至紅毛城,參觀紅毛城後,再沿著真理街往上走。短短的真理街,是淡水古蹟最密集的區域,至少擁有10處以上的古蹟及歷史建物。
大約30年前,我第一次知道淡水有一座紅毛城。當時紅毛城還沒沒無聞,少為人知,甚至還不是屬於台灣的領土,高高的圍牆,阻擋外人進入,自成一個幽寂的世界。一些憤怒的青年,大膽翻牆硬闖,與紅毛城的管理人員大玩捉迷藏的追逐遊戲。
今天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出遊淡水。我喜歡這個處處充滿古蹟的臨海小鎮。倘若給我一天的時間獨自出遊,或許可以踏遍淡水周遭30幾處古蹟。然而,娃娃車出遊,機動性及行動力處處受限,今天的行程,便只以淡水河岸賞景為主,再見機行事,順訪沿途的古蹟。
今天參加「旅聯網」年度登山聚餐活動,本來預定往宜蘭爬山,但天氣預報宜蘭天氣不穩,所以臨時移師樹林的三角埔山。為何選三角埔山?理由很單純,只是為了慶祝旅聯網成立三週年,所以選一座以「三」開頭的山。
今天回中壢,續訪中壢市區的古蹟。第一站來到位於後火車站,中北路二段與龍岡路一段交會口的「忠義祠」。來這裡,是想尋訪一對石獅子。
大觀義學位於板橋林家花園旁,僅一街之隔而已。從林家花園的出口走出來,沒走幾步路,橫越文昌街,就來到了這間建於清朝同治12年(1873年),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的書院。
雖然已曾在網路上看過不少板橋林家花園的照片,但親臨現場的臨場感,實地的領略仍帶給我不小的心情激盪。林家花園擁有精心巧妙的中國江南庭園的造景,走在曲折的廊道,穿梭流連於園庭各景,古木老牆,舞榭歌臺、閣樓亭池、假山流水,無不讓人感受到這座花園的精美麗緻。
搭乘捷運板南線,在善導寺下車,沿著林森南路向行,約六、七分鐘,便來到了東和禪寺鐘樓。
潭腰,位於竹坑與直潭之間,這一帶的北勢溪,昔稱「鯉魚潭」,翡翠水庫建成之後,湖面更加廣闊,與鷺鷥潭水波連成一系,若勉強要區分彼此,大概只能以北勢溪河道曲折處做為分界處。
最近使用《臺灣堡圖》探索陽明山國家公園石梯嶺一帶的淡基橫斷古道,心血來潮,便也想運用《臺灣堡圖》想瞧瞧我家附近的南港山,百年前的古道面貌是如何模樣。南港山是台北市信義區與南港區的分界,山徑錯綜複雜,叫得出名號的登山口就有20個之多,到底哪幾條才是貨真價實的百年古道呢?
共有約 684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旅居美國的外籍人士表示,在這裡生活的最大好處是有大量的就業機會,但對許多人來說,高昂的生活成本讓這種生活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