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婆羅洲

【新紀元】預約下一次的探險

文、攝影 ◎ 黃淑貞

人氣 2

【大紀元8月29日訊】自由的選擇、一陣風、一道菜、一抹夕陽。原來幸福可以很簡單。就是這樣的魔力,沙巴、沙勞越不應只是短暫拜訪,它們是值得細細品味的探險聖地。在心中,我盤算著丹農谷地、海龜島、巴戈國家公園……

Niah的石灰洞穴

突然的傾盆大雨,見識到水淹碼頭的景象,也讓我們前往Niah的石灰洞穴倍感迢迢。收起大相機,帶著防水機同行。雖然步道的鋪設有著防滑的作用,趕路的老外卻頻頻摔倒,不自覺的更用心走著路,絲毫不敢大意。


一隅,海天一色。

Niah國家公園內的尼亞山洞,於一九五八年考古發現之後便聲名大噪,諾大的洞穴埋藏了四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及出土文物,牆上簡單以赤鐵描繪的圖畫及挖出的木棺,都為此地留下神祕的色彩。長久以來一直深藏在濃密的森林中,只有當地的住民知道。從自然的觀察中,晨昏輪流飛翔的燕子與蝙蝠,讓他們有了謀生的工具。靠著藝高膽大及堅固不朽的木竿,他們刮取附著在岩壁上的燕巢,洗淨之後與中國換取珠寶與瓷器,至今依然是新加坡、香港市場交易的高級貨。至於蝙蝠的糞便因為富含磷與鉀,收集之後是很好的肥料,也是重要的生財之道。
 


尼亞山洞中以赤鐵畫的簡單壁畫。


黑燕洞的攀登採集工具模型。

尼亞洞的燕窩採集一年分兩次,分別是四至五月,另一次則是九至十月,只有五十張的採燕窩證書,卻不時會見到偷採的人。進入洞穴之中,刺鼻的味道迎來,靠著手電筒的光束才能前進,高大的洞穴,根本無法以手電筒的微弱光芒看清停棲其上的金絲燕和蝙蝠,僅就空氣中傳來的聲響知道牠們的存在。或許是因為很大吧,又有人在撿拾糞便,所以步道乾淨,不像沙巴的Gomantong cave(黑燕洞),既濕滑,扶手鋪滿便便,還有到處亂爬的蟑螂,走起來步步為營。


極簡單危險的採燕窩木竿——尼亞洞。

尼亞洞的採燕窩人,所使用的登高器具是此地的鹽木,只用接準的技巧連接,聽說百年不壞,攀登的技巧實在難以想像。而沙巴的採燕人,所用的顯然安全許多,在黑燕洞外可以看到採集的模型。不管以何種方式,這種行業真的是搏命。想想,燕子的唾液竟然讓大部份的華人願意花大把鈔票購買,其實木耳的營養成份與之相當,又何必與燕子爭燕巢呢!

回程中,雨勢漸歇,喜愛潮濕的生物紛紛在步道中享受,顏色黃綠白相間的蝸牛、如珊瑚蛇一般紅黑色相間排列的笄渦蟲、穿著雪靴會跳舞的臘蟬,讓我一路哀嚎與讚嘆,誰叫自己電池已用盡呢。

潔淨沙灘慵懶情

看著毒辣的太陽,實在沒有勇氣下水,更何況泛舟的曬傷依然發紅搔癢。

與友人躺在租來的草蓆上,慵懶的享受難得的沒有作為。眼睛注視海中行駛的船,看著團友穿帶浮潛用具在浮球圈圍的安全範圍內練習,看著韓國青少年在教練指揮下顯現青春活力。對於這般熱情的沙灘,我懶懶的對著,捧著《燦爛千陽》續讀,深深感慨著主角的命運。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命運,女主角無言的忍耐也勇敢的面對,若是自己的話會如何呢?我不敢想!感謝生於幸福的國度、自由的國度。

風徐徐的吹,蓋著帽子、護著肚子,竟然睡著,足見體力的負荷已到極限,是該回家的時候了。

馬努干島(Pulau Manukan)是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園(Tunku Abdul Rahman Park)中的一個海島,離亞庇只有十多分的航行時間,每天往返的快艇將旅客由繁華帶到清澄的海域,戲水、發呆、浮潛與從事其餘的海上活動。在碼頭上往水中望,群聚取食的魚五彩游竄,黑色的魔鬼海膽就在目光可及的海床,沿岸的淺灘及透明的水域帶給遊客立即的震撼,水的清涼也自淺綠與深藍中湧出。
 


清澈見底的海域。


令我滿足的海鮮炒麵。

島的東邊是個沙灘,沿岸的木麻黃林布著桌椅,遊客三五成群群聚嬉戲,帶著餐點享受平民化的海邊假期;不遠的彼端,RM90的buffet,排場浩蕩,白色的輕紗隨風飄揚,充滿熱帶風情的躺椅、抱枕靜立,等待著肯花錢主人的到訪。一樣的海灘,不一樣的消費,不一樣的心情,選擇什麼,是自己可以決定的。

今天不想過著在叢林啃麵包的日子,也不讓自己太招搖,點一客炒麵,與友人滿足的享受份量剛好的在地料理。

原來幸福可以很簡單——自由的選擇、一陣風、一道菜、一抹夕陽。

就是這樣的魔力,沙巴、沙勞越不應只是短暫拜訪,它們是值得細細品味的聖地,若熱愛大自然,一去再去將可預期,因為探險的心將滿足著。在心中,我盤算著丹農谷地、海龜島、巴戈國家公園……◇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33期【生態行旅】欄目 (2009/08/06刊)

本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135/6762.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紀元】旅人手札:海邊的污油
【新紀元】充滿神祕色彩的神山
【新紀元】懸空步道觀生態
【新紀元】暗夜獵奇 充滿無限想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