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宵宵:越年少越冷血

寧宵宵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8月29日訊】他的五官已經變形,再也不能自然地拼在一起。眉骨骨折、視網膜脫落導致失明、面部多處軟組織損傷。在過去的幾週裡,這位普通的中年男子接受了第一次手術之後,還將面臨長達2年的數十次密集手術。面對自己陌生的臉,46歲的沃爾夫岡始終無法想明白為什麼那群少年會突然攻擊他?他們簡直就是惡魔。

沃爾夫岡在慕尼黑的一家商業養老保險公司工作,一天傍晚當他散步回家時,3個素不相識、渾身酒味的搖滾少年圍住了他。他們是蘇黎世某中學的學生,跟著班級旅遊來到德國,這三個人的平均年齡只有16歲。他們猛打了沃爾夫岡一頓之後,若無其事地回到青年旅舍,嘻嘻哈哈地繼續看電視。可是當晚沒過多久警察就逮捕了他們,警察問他們是否知道自己行為的後果,如果被打的人死了怎麼辦?其中一人聳聳肩說「隨便。」

心理學家稱這種行為是「缺乏共情能力」,簡單地說就是沒有同情心。近些年世界各國的青少年法庭都不乏極端暴力的少年犯罪事件,其殘暴和冷血的程度令法官、警察和青少年工作者非常震驚。「過去打架時他們看到對方倒地,一般就會停下動作;但是現在才剛剛開始,不打到對方昏死過去就不會收手。」受理本案的律師貝克施坦說。

青少年惡性犯罪已成為全世界頭疼的頑疾。 近十多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數量不斷增加,罪犯年齡低齡化、犯罪遊戲化,和隨機突發未成年犯罪人「團夥犯罪」暴力成人化,犯罪手段野蠻而殘忍。青少年中,女性犯罪率上升……

德國腦研究分析「激情犯罪」

無獨有偶讓我們看看下面幾個案例:

2009年1月小城門興格拉德巴赫地方法院審判了2個男孩和1個女孩。他們分別為15~16歲,因謀殺罪被判6年半至9年不等的監禁。他們在公共墓地從背後襲擊了一位前來掃墓的老人,動機僅僅是「我們想要他的汽車,一路開去西班牙,在那裡開始一段新生活」。

2009年5月初新魯賓市一個19歲的少年被判10年監禁。他想要知道「人是怎樣死亡的」、體驗「殺人的樂趣」。向一位55歲無辜路人的頭部猛擊上百次,導致死者面部血肉模糊基本無法辨認。

15歲的弗洛裡安愛好摩托車,他需要不斷購買配件和花錢維護愛車,並為此負債纍纍。他盯上了26歲的女鄰居。在與同伴謀劃了一週多少之後,弗洛裡安決定從陽台翻過去破門而入,雖然他們都帶著面具,可是女鄰居還是認出了他。弗洛裡安用鎯頭打死了她,這時鄰居的小女兒正在隔壁尖聲哭叫。他們將屍體藏到地下室,開始蒐羅家中值錢的物品;整個過程中沒有絲毫的反思與停頓。受理此案的法官頗為震驚地回憶到「這個小團夥裡有一個女孩說,我們有自己的麻煩,不殺掉她怎麼辦呢?那口吻聽起來好像理所當然。現在青少年的世界觀完全扭曲了,他們分不清什麼重要,什麼只是一時煩惱。」

青少年犯罪因突發性、偶然性和犯罪手段的殘忍性強,被稱為「激情犯罪」。青少年犯罪,一般沒有事前有充分考慮和醞釀過程,沒有預謀。而往往只要受到某種影響和刺激,一時衝動就可能立即萌生犯罪、突發犯罪,而且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計後果,從而釀成惡性犯罪。

德國媒體認為,這些被「殺戮激情」操縱的青少年的人格非常不健全。共情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2個月的嬰兒聽到其他孩子的哭聲會跟著哭起來;3個月時就會記得父母的各種表情、並作出相應的反應;更高級別的共情能力使得人類富有同情心。這種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加強。如果父母在幼兒時期注意到孩子的情緒,在憤怒時加以安撫、在快樂時一起微笑,這樣的孩子大腦神經細胞更為活躍,在成年後更富有同情心。相反冷漠的青少年往往成長於冷酷的家庭之中,研究顯示,2歲左右的孩子即會產生嚴重的交際障礙和攻擊性。

攻擊女鄰居的少年弗洛裡安就有這樣的問題。他的母親來自科索沃地區,父親對他們母子一直非常嚴酷。在學校裡弗洛裡安從不完成作業,對什麼都缺乏興趣,從不主動關心誰。

有人認為,孩子們的暴力傾向是在電腦遊戲的虛擬打殺中培養而成的。腦研究者們認為兒童嗜暴的形成其實更早,早在出生的第一年,如果孩子沒有形成適當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日後他們更傾向於欺負別人,用暴力解決問題。

即使成年人的大腦也並非一個完工的建築,而是類似持續修建的工地。幼年時的痛苦經歷如遺棄、虐待、侮辱等都會對孩子的大腦結構產生影響。來自亞琛的青少年腦研究專家提姆‧文略特,將這個過程比喻為雪山上的裂縫,「每經歷一次裂縫就會擴大一些,直到無法收拾。而且越小的時候收到的傷害,對日後的影響越強烈。」

有觀點認為兒童在出生後的頭5年中與母親長期分離,是少年犯罪性格和持續性不良行為形成的重要原因。留守兒童從小缺乏父母的陪伴,這對他們心理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對於這樣的孩子,社會應該通過不同途徑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使他們有替代依賴,減少他們感情的缺憾。

英美單親家長的缺席與移民家庭之痛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學校。但是傳統家庭的消失,單身父母家庭造成子女「有人養、無人教」的現象日益嚴重。

2008年BBC「英國之聲」評選的社會問題中,青少年犯罪與經濟危機並列成為民眾最為擔心的話題。特別是在首都倫敦,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傳出青少年犯罪團夥或個人參與的搶劫和兇殺案的消息。就連家住富人區的《哈利‧波特》電影中的配角演員也在家門口被人刺死,成為新聞聚焦點。外國留學生也開始牽涉在罪案之中,除了中國留學生之間經常有人被搶、被打外,兩名來自法國的研究生在自己住所裡休息時,被破門而入的強盜捆綁、受刑、殺害並焚屍,更是聳人聽聞。

公眾認為這與移民和流動家庭缺乏對青少年的關心和管教有關。許多外國移民特別是偷渡前來的人群,家長自身文化素質就比較低,對孩子的教育往往具有盲目性,有的只懂得採取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比如亞裔移民往往過分強調「重智輕德」,只顧學習成績而忽視對子女品德和性格的培養。對於多數移民家庭來說,迫於生計壓力延長勞動時間是必然的生存選擇。當他們辛苦工作的同時,子女很可能因為長期無人管教而走上邪路。

此外部分家長出於短期利益的考慮,讓子女輟學在家幫自己幹活,甚至「正式」就業,在街頭賣報、賣花、當保姆甚至販毒等。由於過早走上社會,他們的接受能力有限,缺乏足夠的分析能力,不能很好地調節自己的心態,易受誘惑實施犯罪。

外來人口的子女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原因,難以融入當地社會。大多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長期賦閒遊逛,同齡人經常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定的生活圈子,往往容易結幫拉派孳生共同犯罪或者團夥性犯罪。

另外,大眾傳媒的威力也不容小覷。據美國著名博客網www.slate.com的調查顯示,美國青少年普遍收到熱門電視劇的影響,追隨其中的潮流。而近些年熱播的以高中少年為主角的《緋聞女孩》,再次掀起青少年之間的名牌崇拜和攀比潮流。十幾歲的少女身穿Chanel、Jimmy Choo的服裝和高跟鞋,誰為這高昂的慾望來買單呢?

美國私立電視台Showtime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單身毒媽》,講述的是一個單親母親通過販賣大麻來維持生活的故事。她努力讓自己的兩個孩子遠離毒品,但是17歲的大兒子卻潛心學習如何在溫室裡培育大麻;而13歲的小兒子也在同學中間販賣大麻三明治。電視劇情聽起來非常荒謬,它所帶來的後果卻是無法衡量的。如果青少年都認為大麻一類的軟毒品就像是一般植物一樣,並沒有太大危害,在上百集電視劇裡,屢屢從警察手中逃脫、鑽盡空子,那麼校園就要成為少年毒販冒險的樂園了。

因此,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來自家庭、社會和心理的綜合作用。他們的犯罪行為是通過觀察學習、聆聽周圍社會環境、中成年人的言行或直接體驗犯罪活動而獲取的,主要的媒介是家庭成員的示範和鼓勵。大眾傳播媒介中言語、文字、圖像等符號的示範,以及由於模仿、他人的威逼利誘、酒精、毒品的激發等等因素綜合影響造成的。

日本經濟不景氣摧毀希望

提到青少年犯罪,人們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追究父母與家庭的過錯。但是日本青少年中,卻大量發生著一些僅僅因為一時的暴發性感情衝動,日語中稱為「キレる」,而導致的重大案件。近年來的日本年輕人犯罪傾向來看,類似這種僅僅因為一時的衝動,所誘發的重大犯罪事件接連發生。譬如,最近發生在奈良因對父母的不滿放火燒死了幾乎全家的案件;還有因為和妹妹一時的口角,將自己的妹妹殺死後碎屍萬斷;平常頗受鄰居們好評的人,僅僅因一時的情慾衝動,將鄰居的女孩子拉入自己房間施暴殘殺後碎屍萬斷拋入下水道等等類似的事件,幾乎在每天的新聞報導中都會出現。

而令人震驚的是,不少家庭環境優越、在校表現出眾的學生,也會犯下這樣的罪行。日本社會心理學家分析,這與經濟持續不景氣,對未來缺乏希望有很大的關係。日本長達十幾年的經濟低迷、長期不景氣,導致社會生存壓力過大。許多家庭因為不堪壓力,而發生全家躲債自殺的慘劇,離婚率和家庭暴力也有所增加等。

今天的日本,有相當一批青少年由於沒有固定的工作只能打零工,收入低,社會閒散率增大。再加之近年來日本經濟的衰退,家庭收入的減少,青少年從父母方面得到的支援亦日趨減少等等,均成為釀成犯罪溫床的重要因素。

與歐美等國家相比,日本中小學中的「校園暴力」非常普遍。日本自1986年起,每年都會通過各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對全國小學、初中及高中學校校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調查,並公佈調查結果。據日本文部科學省2008年頒布的調查顯示,從2007年度日本各類學校暴力總數來看,小學為5214餘起;初中為36803餘起;高中為10739餘起。而從增長幅度來看,高中為5%,初中為20%,而小學則高達37%,低齡化的趨勢十分明顯。從暴力行為的主要表現來看,學生相互間施加的暴力行為佔54%,毀壞學校設施、教學設備的行為佔30%,學生對教師施加的暴力行為佔13%,對其他人施加的暴力行為佔3%。

日本相關學者認為,當今日本經濟面臨困境,社會壓力增大,導致自制能力更低的青少年學生,往往因一些極其細微的小事萌發暴力念頭,出現暴力行為。這是日本校園暴力傾向嚴重、且暴力行為呈低齡化趨勢的主要原因。

2004年6月1日,東京大久保小學一個11歲的女生因為與另一個女孩在網上發生口角,竟然在廁所裡用裁紙刀割破同學的頸部,導致其失血過多而亡。她最喜歡的電影,是以校園為背景的《大逃殺》,一群被困荒島的學生只有一個能生還每個人都不擇手段顯露出人性中最卑劣的一面。

凶惡犯罪的背後離不開犯罪者的心理狀態。當今日本的青少年殺人犯罪非常突出,原因是出於對生命的輕視。殘酷的影視製作人們為了獲得關注和利益,不惜將成年人之間的弱肉強食、心機重重,轉移到少兒的世界裡。數不清的恐怖片以青少年為主角,暴力影片、電腦遊戲等輕易殺戮的場面司空見慣。作為「御宅文化」的發源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溺於漫畫和遊戲,不願與人交流沉浸在「私世界」之中。

在遊戲中當孩子們遇到「死亡」時,只要按出一個鍵便可以重新再來。但是真正的生命不可能重來,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的生命都應該被珍惜。

另外先進的科技也使得「精神暴力」無孔不入。在日本96%的高中生都有自己的手機,都能通過移動電話上網、發送電子郵件。常見的網絡暴力方式,包括把被害人的生殖器照片發送給他的同學,或上傳到班群網站上。對於家長和老師來說,高技術暴力遠比身體暴力難向警方報案。教師和家長無法控制或知道網絡世界裡將會發生什麼事。因為網絡空間的匿名,以及傳播速度快、影響範圍廣,對孩子造成的精神壓力更加可怕。

法國像懲罰成年人一樣管束他們

「我還不滿18週歲,殺了你,老子我也不用抵命。」充滿威脅的語言從未成人口中說出來,折射出法律對未成人年齡規定的不合理性,基本達不到震懾的作用。年齡已經成為青少年犯罪的護身符,為此法國決心要改革。

在最近13年中,法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的犯罪數字增加了一倍半。據《巴黎人報》報導,司法部日前公佈的青少年司法保護機構(PJJ)2008年有關青少年犯罪的數字十分驚人,2008年總共有21.8萬未成年人因犯罪被逮捕。在各類犯罪總量中佔17%,其中總共有3500名未成年人因犯下最嚴重的罪行(殺人、強暴、暴力等)被關入監獄,這個數字在被起訴的未成年人總數中佔1.6%。

多少令人欣慰的是未成年慣犯略微減少,2008年有34%的未成年人,在受到刑事處分之後的12個月裡再犯下新的犯罪行為,與2007年相比減少了2%。換句話說,2008年有66%的未成年人在受到刑事處分之後的一年裡,未再犯下新的犯罪行為。

總統薩科齊表示,法國必須修改1945年制定的相關法律。從他擔任內政部長以來和在總統任內,曾多次強調要加強對青少年犯罪的懲罰。每次有青少年作案的惡性犯罪案件發生時,薩科奇都會要求司法機關 「像懲罰成年人一樣,懲罰16歲的未成年人。」政府下一步的改革,將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運作改革。

按相關法律規定,如今法國的法官按青少年的「判斷能力」來決定其刑事責任年齡。10歲以下的兒童不能被判刑;10歲至13歲可能被判感化教育處分;13歲至16歲可能被判刑。未成年人的刑期應比成年人少一半,未成年人只有在犯下重罪時才可能被羈押。

新任司法部長阿利奧-馬里女士已表示,「我們將與刑事訴訟程序的改革協調,準備對未成年人犯罪管理法規進行改革。」

同樣要求改革的還有美國的青少年法院。在美國第一個青少年法院是在芝加哥設立的,1899年5月和7月伊利諾斯州議會分別通過了《安置生活不能自理、被遺棄和違法兒童條例》和《少年法庭法》。當時頒布該法的主導思想,現在仍在人們的心目中佔有主要的地位。那就是:保護青少年是法院的責任。美國的少年法庭訴訟程序由此呈現了非刑事化的特徵,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現代美國對於青少年犯罪懲罰過輕,使得很多人藐視司法。青少年犯重犯率極高,惡性犯罪屢有發生。不過改革的要求還僅僅停留在州政府,歷任聯邦政府未曾表態。

誰幫他們度過殘酷青春

青春很美好也很殘酷。青少年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看上去已經長大,但是身心發育尚不成熟,心理活動具有較大的波動性和盲目性。急於擺脫大人、獨立行事,但知識不多,社會經驗也很少,這樣的矛盾令他們備受煎熬。

於是他們格外需要同伴,少年時期的自我認同感,往往是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建立起來的。當他們在家庭、學校或社會上遇到難題時,只相信自己、夥伴,聽不進家長和老師的話。被身邊的不良朋友誘得越來越遠、愈陷愈深進而結夥犯罪。美國人類學家A‧W‧林德提出,在這個過程中,少年會形成自己的亞文化群。如果沒有正確引導他們,便會漸漸偏離社會主流價值取向,形成犯罪的隱患。港台流行的黑幫片、《古惑仔》系列,就在傳遞這一類的亞文化。

在親情疏離、經濟低迷的現實生活中,青少年的情感世界更加脆弱,極易受外界刺激而迅速變化。敏感的青少年往往會對自己的未來喪失信心,進而作出極端的行為。或是稚嫩的理智控制不住情感激情,導致行為上的盲動。一些少年就是在這種情感的波動下,驟然產生所謂「正義感」、「同情心」、「報恩」等意願,鋌而走險,悲劇發生之後,還不知道自己這樣做的後果究竟是什麼。

青少年頻頻犯罪其實是對整個社會的懲罰。未成年人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個人在社會環境中進行學習,在社會化過程中,除了通過直接經驗進行學習外,更有對間接經驗的觀察與模仿。當社會規範和價值相互矛盾、衝突或社會規範與價值相對脆弱時,在個人和社會中都會出現的混亂狀態。

所以,要解決青少年犯罪的頑疾僅憑法國式的重罰不夠,而是需要從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入手,還給孩子他們應該享受的幸福。

──轉自《世界博覽》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青少年犯罪座談會30日舉行
認識青少年犯罪 保護孩子
預防青少年犯罪 青春專案啟動
吳惠林:第三十七章  念楊小凱教授思中國體制轉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