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官員樂觀看數字 勞工憂愁難生存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特稿

失業率不是數字問題,重點是民眾的感受!在官員的眼裡,五.九四%失業率是強弩之末,失業率9月過後就能下降,失業問題似乎馬上就要觸底。

但在基層勞團的眼裡,台灣勞工面臨的勞動市場,卻是前所未有的嚴峻,低薪、低穩定性的工作大量湧現,微薄就業趁著這波金融海嘯,蠶食了台灣的勞動市場。

官員們看不到,台灣運將有人每天穿梭街頭十幾個小時,勉強賺千元餬口,有人從宜蘭穿過雪隧到台北跑車,因為除了台北,幾乎載不到客人。他們晚上在橋下停車場睡覺,為的是多在台北掙幾天錢,才能養家過生活。

官員們也看不到,在鄉下廟口前的陣頭裡,出現了陌生而青澀的臉孔,那是從台北失業歸鄉的青年們、短期賴以維生的出路。

當大橋下,「我要短工」的噴漆,漸漸地被「我要工作」的電話號碼所取代,當那些過去動輒一天近三千元的板模工,現在降價到一天不到兩千、也無法天天有工作。官員卻還對外大聲說著,公共工程可以創造工作機會。

越來越多勞工,被迫簽下一紙自願離職書,變成了一年一簽的定期工,變成了公司裡的外人—派遣工。七萬勞工到現在還在無薪休假,長達八個月無法支領正常薪水。

他們在主計處的統計數字裡,都不是失業者。冷冰冰的數字,無法反映他們在這波金融風暴裡艱難的處境。

政府不能無視於台灣勞動市場的質變,只慶幸於守住了失業率!

當官員的眼裡,只看得到失業率數字的變化,施政便容易誤失方向。

政府花了百億、創造了十萬個短期就業機會,卻讓很多原本在公家機關裡面的派遣工必須打包走人;花了一百二十億讓企業免費用大學生,卻使得勞工遭公司逼退。

民眾在意的豈是數字而已,當政府統計數字無法反映民眾真實感受,還能期待政府的施政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