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肺癌轉移研究登國際期刊 新藥研究中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7日電)台灣國科會今發表基因體醫學國家型計畫對肺癌轉移機制研究新發現,證實癌細胞可經由P53-MDM2-Slug路徑調控侵襲轉移能力,已登上國際重要學術期刊;另有新藥估5年後可臨床使用。

台大、成大、國防醫學院及中央研究院共組的研究團隊,獲衛生署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支持的「基因體醫學國家型計畫」支援,對肺癌轉移機制進行研究,並獲致新發現。

69年次、參與此研究計畫的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所博士王書品說,證實肺癌的癌細胞可經由P53-MDM2-Slug路徑調控侵襲轉移能力;此新發現已獲國際重要學術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刊登;且此路徑也發生在乳癌及大腸直腸癌上,不限於肺癌研究。

他說,P53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抑癌基因,可調控細胞週期以及促進細胞凋亡而防止腫瘤發生;但其基因易發生突變,而且突變型P53往往會導致腫瘤發生。

MDM2是受P53調控的下游分子,並會影響蛋白質的穩定;Slug也是促癌轉移因子,可以抑制下游的E-cadherin(為抑癌轉移因子)。

同樣是研究團隊的台大醫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員楊泮池說,P53會控制癌細胞的轉移,79個肺癌病患中有一半就出現病變,其中有4成患者的上述路徑表現都很活躍;因此正在研究如何封鎖此路徑的發生。

他說,目前亦與任職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李國雄院士合作,研究4種新藥,以達到抑制上述路徑的發展,預計5年左右可以在臨床上使用。

上述研究發現雖屬醫界重大進展,但尚無法藉此路徑的發現,完成預防癌細胞移轉的新治療方式,一般民眾要如何預防罹患肺癌致死?

他強調,肺癌已高居全台癌症致死率第一名,目前癌症初期指癌細胞3公分大,但亞洲人的肺癌多數是肺腺癌,且肺腺癌細胞只要2公分大,就會移轉,因此肺腺癌的初期發現應調整到發現癌細胞1公分以下,以提高治療效果;否則很多肺腺癌患者即使做了切除手術,仍會病發,甚至短短數個月後就往生。

他呼籲民眾應透過低劑量的電腦斷層掃瞄進行肺癌檢查,以確認自己是否為高危險群,經確認是高危險群時,應每半年做一次電腦斷層掃瞄;例如就有案例發現癌細胞為0.6公分大,於此階段進行手術切除,就可避免癌細胞轉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