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投資捨言論自由 南韓管控財經新聞

標籤:

【大紀元4月1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南韓是形象至上的國家,尤其是觸及當局處理全球金融危機的議題更是如此。洛杉磯時報11日報導,南韓官員為了恢復外國人的投資信心,已經針對發表與當局意見相左言論的外籍記者與經濟學家展開一連串行動,包括告誡斥責、列入黑名單,甚至威脅提告。

鎖定外籍記者與經濟學家

南韓財政部部長尹增鉉上月在一場官員會議上說︰「務必監督與糾正外籍記者的錯誤報導。」然而當泰晤士報就李明博政府處理所謂錯誤或偏執報導的策略,提出採訪邀請時,卻遭尹增鉉回絕。

南韓一些市場分析家坦承,面臨官員施壓,不得對政府復甦經濟的努力發表負面評論。一名分析家說︰「政府將任何負面新聞視作對其體系的攻擊,它觸到警鈴,然後他們展開反制。」

惠譽信評唱衰 南韓揚言提告

3月中旬,總部設在紐約與倫敦的惠譽信用評等公司因表示2010年底,南韓銀行恐流失逾三百億美元資金,而遭南韓銀行協會主席揚言提告。

南韓官員抱怨,外國記者的報導總是推測南韓經濟將很快崩潰,同時誇大南韓的短期外債,致使投資人卻步。他們認為,許多外國記者總是將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拿來作比較,然而這根本是兩碼子的事。

外國媒體批南韓政府開倒車

金融時報駐首爾特派員奧莉佛說,許多記者的報導傾向重複上次的金融危機,結果充斥類似世界末日的論調;但她也認為,南韓政府的反應,「結果製造更多的問題。」

南韓政府認為,任何負面的報導將有損其國際地位。南加州大學韓國研究所主任康大衛(譯音 )指出,韓國人對於國際排名的議題非常敏感,「韓國人有一種心理︰外國人總是把我們的名次排低,這反映其他國家如何看待我們,而他們還不夠尊敬我們。」

在這波金融風暴中,雖然外國媒體常發表看壞南韓之言,不過總統李明博也發展出一套因應之道︰他開始接受金融時報等外國媒體一對一的專訪,也開始在外國報章撰文抒發己見,他最近一篇投稿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標題即是「韓國如何解決其銀行危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韓內需出口衰退  韓財長:今年經濟2%負成長
仿效台灣  韓擬向貧困階層發放消費券
南韓財長矢言將阻跌韓元 支撐銀行業
貿易順差大  韓財長:韓經濟危機露曙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