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亂力怪神”與 “功夫孔子”

標籤: ,

【大紀元3月24日訊】周潤發在電影中領銜主演孔子的消息估計會讓孔聖人大跌眼鏡(要是兩千年前有眼鏡的話),因為”子不語亂力怪神”,現在卻偏偏要由以演”亂力怪神”出名的藝人來演孔子。

在《臥虎藏龍》扮演功夫大師的周潤發,曾經在許多香港影片中扮演爭勇鬥狠的黑道人物,現在他要在即將啟動的國家投巨資拍攝的史詩影片《孔子》中扮演這位至聖先師。

據導演說”周潤發演孔子有不可替代性”,這個”不可替代性”不大可能指他學養深厚,估計是說他的知名度。就像用孔子的名氣推銷諸如”孔府家釀酒”、”三孔啤酒”、”孔府香油”這類現代商品一樣,電影製作公司希望用藝人的國際知名度推銷古典的儒家聖人。

中國投1.5億元巨資拍攝《孔子》似乎是近年來儒學熱水到渠成的結果。由官方主持的公祭孔子儀式已經進行了多年。去年北京奧運會盛大的開幕式上,大批演員扮孔子的弟子登台演繹了各種儒家理念。近年更有人通俗解讀本來已經十分通俗直白的”孔選”,使解讀《論語》變成了商業成功。

和諧理論?

面對中國前幾十年經濟發展,社會發生巨變,官方意識形態出現混亂和真空狀態,更有學者提出要把儒學超出學術範圍,發展儒教,並立為官方意識形態,維護社會的和諧和穩定。作為政治哲學,儒家強調社會等級和尊卑秩序,儒家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德”或”天人相應”之類的說教,直觀地將社會秩序類比於自然秩序,並接受其合理性。

而之前的馬列理論則強調社會矛盾在經濟上的必然性,認為矛盾爆發會解決並促進社會和歷史發展。同馬列主義一樣,自由主義和人權理論都具有很強的分析性和揭示性。因此相比較而言,宣揚調和矛盾的儒學等傳統倫理更適合為中國特色的和諧作註腳,因為中國特色往往被總結成”不爭論”、”不折騰”這類模稜兩可,理論性差而適用性強的特性,如英國智囊總結出的”北京共識”。

軟實力?

宣揚儒學首先有維護國內社會穩定和政治合法性方面的含義,因為社會控制除了要依靠經濟力和政治力外,還需要道德感召力,也就是軟實力。據說時下中國監獄系統中也流行”儒學服刑”和”孔子講壇”,用儒家倫理改造囚徒。

除了對內的社會控制,對外宣揚軟實力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關注。在奧運前後這一年時間,隨著中國民族主義討論空前熱烈,中國的”軟實力”成了重要話題。

在奧運前中國電視台發起奧運頻道的直播現場,中國著名電視女主持人胡紫薇通過鏡頭對全國人民慷慨激昂地譴責其夫(另外一名電視名嘴)的婚外情,她捎帶提到中國缺乏”軟實力”,說中國在不能出口價值觀前很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被胡紫薇引用的法國前外長Hubert Vedrine曾經描述美國實力的時候,強調了美國的”軟實力”,即美國的文化和政治價值的吸引力。

孔子學說和儒家的政治倫理是否能代表中國的”軟實力”似乎在於儒學宣傳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取得社會共識。就像孔子兩千年前究竟說了什麼?孔子是不是長得像周潤發?似乎沒有於丹解說論語重要,沒有周潤發的吸引力重要,因為後者才具有現實意義。

“儒學糙粕”

孔子及其學說其實一直充滿爭議。文革時期的”批林批孔”政治運動將孔子作為封建倫理和政治保守的代表大加批判。即使在今天”孔子熱”和學習儒家經典”讀經熱”也充滿了爭議,比如儒家學說裡面維護帝王皇權,男尊女卑和等級觀念等一直被視為糟粕。

批評者還說,孔子當初誅殺少正卯,就相當於後來斯大林式的肉體上消滅學術和政治異己。

在當今多元化、國際化的中國社會,要確立儒家思想成為社會主流,即使有官方支持,孔子說教和儒家思想要取代其他現代社會學說絕非易事。或許只有那些能夠同現代學說和社會倫理並行不悖的儒學教條能夠發揚光大,比如”子不語亂力怪神”。

兩千多年前,孔子能夠重視經驗,不信超自然能力和其他神奇功夫,顯示了一定的科學實證精神。不過等《孔子》史詩影片橫空出世的時候,免不了要同其他講”亂力怪神”的電影爭奪觀眾。
(轉載自BBC中文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編劇陳汗寫完《赤壁》寫《孔子》 稱有挨罵準備
胡玫獨家回應《孔子》質疑:劇本足足做了25稿
斯琴高娃談拍戲趣事:周潤發挺會哄人
毛阿敏梁家輝都曾自薦演《孔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