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靈頓舉行美國集郵協會郵票展

集郵:一生的愛好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意清阿靈頓報導)能夠讓某種興趣愛好成為一生的愛好,甚至成為一種謀生的途徑可謂是件令人愉悅的事情。而對於許多集郵愛好者來說,這已經不是一個夢想。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美國集郵協會在德州阿靈頓市會議中心舉辦了為期三天的郵票博覽會,大約九十個來自美國各地以及其他國家的郵票商和集郵愛好者展出了各自收藏的郵票、信封等。

據組織者說,這是自1984年以來在德州舉辦的規模最大的郵票博覽會。展出的郵票和信封跨越不同的時間和地域,也讓參觀者有機會從另一個側面瞭解不同國度的郵政曆史和藝術,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故事。博覽會當然也安排了郵票拍賣,而參展的郵票商和集郵愛好者也從中獲益匪淺。


BuBro 先生珍藏的19世紀末從香港寄出的信封。(攝影:李意清/大紀元)


Gary BuBro 先生在阿靈頓郵票博覽會上。(攝影:李意清/大紀元)

Gary BuBro 先生和太太南茜經營一家郵票公司,“CompuStamp”。夫婦二人展出了他們收藏的帶有郵票和郵戳的信封。在他們的收藏中還有1870年由香港寄往倫敦的信封和郵票,也有1846年從香港寄往美國的信。當時還沒有郵票,也沒有信封,只是將信紙對折,信的內容粘封在裏面,而在信紙的背面則寫有收信人的地址。雖然當時沒有郵票,但郵戳清晰可見,在方框中的“Paid”顯示信是付過費的,另一個紅色郵戳“7”也清晰可見,同時還印有當時香港的時間郵戳:“MY 22/1846”。大概這個信封實屬稀有,BuBro 先生標價為2500美元。


Gary BuBro 先生珍藏的來自祖魯王國的戰爭中的信封。(攝影:李意清/大紀元

不過BuBro 先生說他的專長是收集來自南部非洲國家祖魯蘭的郵票。1879年,祖魯蘭發生了一場戰爭,即那時的大英帝國與祖魯王國的戰爭。BuBro展出的一個信封即發自那場戰爭,是英國中央軍第二十四團第一隊的上尉G.V.Wardell發出的信。Wardell上尉帶領他的隊伍於1879年1月11日進入祖魯國,並戰死於同月22日。BuBro 先生說他對那一段曆史十分感興趣,所以收集了許多祖魯蘭的郵票和信封。

BuBro先生的夫人南茜告訴記者,BuBro先生從七歲起開始集郵。那時,他沒有多少錢,只是用父母每個星期給他的25美分零用錢購買他喜歡的郵票。如今年過七旬的BuBro先生收藏的郵票價值超過百萬美元。不過,BuBro先生在退休前曾任職於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是一名從事有關外太空工作的工程師。退休之後,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在他從小培養起來的愛好,那就是集郵。現在夫婦二人已將郵票買賣作為他們的第二職業。他們每年要參加至少十二次郵票博覽會,其中六次是美國國內的,而六次是在其他國家的國際性郵票博覽會。他們不僅出售自己的珍藏,也購買他們感興趣的郵票。夫婦二人都感到樂在其中。


Richard E. Clever先生在先生在阿靈頓郵票博覽會上。(攝影:李意清/大紀元)

當然參加這樣的博覽會可是花費不小。來自加州聖荷西市的Richard E. Clever先生告訴記者,在阿靈頓博覽會租用的這個攤位元需要付費900美元,外加旅店住宿和車旅費,花銷不少,不過,他說:“如果不能盈利,我自然不會參加這樣的博覽會了。”而Clever先生每年要參加二十二次郵票博覽會。Clever先生對亞洲國家的郵票情有獨鍾,因為他娶了一位菲律賓太太,所以他對亞洲的食品和藝術尤為感興趣。這在他收藏的郵票中也可以看到。 他的郵票有來自日本、中國、泰國和菲律賓等國家,他說:“我之所以喜歡亞洲郵票,是因為我覺得亞洲的藝術相比歐美的藝術更富有內涵。”

許多人從小開始集郵時,也許只把這當作一種興趣愛好,而當他們退休後,在經濟上和時間上有更多自由度時,很多人也把集郵作為第二職業,有人因此而盈利,而更多的人似乎找到人生的快樂,甚至忘卻以往痛苦的經曆。

來自內華達州的Gutter先生曾是一名軍人,參加過越南戰爭,他的最高軍銜為陸軍上校。戰爭的記憶令人痛苦,也難以忘懷,可卻很難和“圈外”的人交流這方面的感受。Gutter先生說他只和“圈內”的人談論戰爭的記憶。然而從小養成的集郵的愛好,在很大程度上轉移了他的注意力,也讓他在退休後的三十幾年中感到生活和心靈有所依託,集郵給他帶來了許多樂趣。(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亞洲郵展三大獎 今晚頒獎晚會揭曉
台灣知名集郵家黃明正奪亞洲郵展大獎
台灣郵政發行卡通郵票  海底總動員為背景
詹姆斯敦紀念郵票廣受歡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