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真相不能躲貓貓 正義不能蒙上眼

熊培云

標籤:

【大紀元2月22日訊】最近,網絡上又開始流行一個新詞———「躲貓貓」。謂之「新」,顯然不是因為這個詞過去沒有,而是因為這個詞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據2月17日《今日早報》報導,事情的原委是,24歲的雲南玉溪北城鎮男子李蕎明因為盜伐林木被刑拘,2月8日在看守所內受傷,被送進醫院,並且在2月12日死亡,死因是「重度顱腦損傷」。發生在看守所裏的非正常死亡本來就令人關切,然而就在這節骨眼上,當地警方解釋說:死者生前之所以出現「重度顱腦損傷」,是因為在放風的時候和獄友玩「躲貓貓」,結果撞在了牆上。

  原來兇手是牆啊!這個回答顯然讓許多人深感意外。應該說,在有關監獄題材的影視劇裏,因為放風而放出人命來的事情並不少見。然而,犯人們因為玩「躲貓貓」這種只有孩子們才玩的遊戲而死亡,的確是絕無僅有、聞所未聞了。難道李喬明有過人的心智,就像電影《美麗人生》裏的那位意大利父親一樣,雖然失去了自由,仍然保持著苦中作樂的童心?

  按照通俗的理解,「躲貓貓」不過是孩子們經常玩的貓捉老鼠的遊戲。當公眾面對這個從天而降的「溫馨遊戲」時,許多問題仍是揮之不去,縈繞於心。比如,為什麼一個健壯的青年,在看守所外平平安安,而當他進了這家看守所後沒幾天就死亡了?是遊戲不小心,還是看守所內治安差?這奪命的「躲貓貓」背後究竟有何「貓兒膩」?既然看守所也是一種封閉的訓誡機構,在這場貓捉老鼠的「遊戲」背後,是否暗藏了某種心照不宣的懲罰機制或潛規則?以及,「躲貓貓」是不是看守所內某種貓鼠關係的折射……回想起近年來發生在看守所或者監獄裏的種種非正常死亡事件,公眾自然更有理由追問:這一令人心傷的悲劇,是不是曾經震驚網絡上下的孫志剛案的再現?

  顯而易見,在「珍愛生命,不躲貓貓」、「今天你躲貓貓了嗎?」、「俯臥撐、打醬油、躲貓貓———中國武林三大頂尖絕學」等種種詞語短句的背後,其所透射的是一種現實主義關懷,一種致力於追尋事件真相的懷疑精神。就像言論一樣,這種懷疑既是一項公民權利,也是一種兼具理性與道義的公民責任。就像去年流行的「我是來打醬油的」、「我是來做俯臥撐的」一樣,無以數計的網民繼續用自己「被磨碎了的激烈」、「瑣碎的懷疑」與「詼諧的日常反抗」,來表達自己對某一具體的公共事件或者公共話題的關心。

  20日上午,雲南警方公佈的「躲貓貓」事件調查結果說,在玩「躲貓貓」遊戲時,普某某用腳踢在李的胸腹部,又一拳打在李頭部左側,致使蒙著眼睛未能防備的李蕎明頭部猛撞在監室門框上受傷。如此看來,殺害李蕎明的兇手又並不是牆。

  不知所為何由,李蕎明死前的「蒙眼造型」,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正義女神。在古希臘神話中,這位一手拿劍、一手舉著天平的女神,之所以蒙上眼睛,是為了能夠用心靈斷察案情,不受眼睛和其他不潔之物的矇蔽,藉此做到正義面前人人平等。在上述案件中,公眾雖然遠離現場,沒有親眼看到什麼,但是他們之所以對「躲貓貓」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正是因為他們不只是用眼睛看,更用而且能用心靈看。

  事實上,面對這起悲劇,考慮到現實中的種種,無論是從良知還是功利的角度,公眾都有理由知道真相。同樣,為了實現正義,公眾必須無條件地知道這一非正常死亡背後的全部真相及其之所以發生的悲劇鏈條。

  至於如何獲取真相,顯然不能僅憑看守所單方面提供的證詞。對此,公眾的期待是有第三方的獨立調查介入,期待真相不能「躲貓貓」,不能像李蕎明一樣被人蒙上眼睛,然後被撞到了牆上,夭折了生命。@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小二生躲貓貓 電死校園內
脫光光裸泳 英男子大鬧日皇居
楊宗緯見學友  害羞躲貓貓
「躲貓貓」成中國網路新流行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