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蔡昭倫:台紡織業接單辛酸 擬建平台做大餅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19日電)台灣區製衣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紡拓會董事長蔡昭倫表示,金融風暴下,紡織業接單還得替買主揹財務風險,危險性高,紡織業可思考建立接單平台,上中下游相互支援,共創產業大餅。

紡拓會今天下午召開董事會,蔡昭倫會後接受訪問時指出,金融風暴下,紡織業接單、生產和交貨產生很大的變化,經常處於不確定狀態,買賣雙方都在猜忌對方是否能活下去,生存非常辛苦。

蔡昭倫表示,以成衣製衣業來說,據他了解,還有部份業者4月份的訂單還排不滿;4年前做一條褲子的工錢是5美元,後來降到4美元,買主再把訂單轉到工錢更便宜的國家,成了3.8美元,金融風暴後已經降到1.8美元。

由於市場中供給大於需求,成了買方市場,蔡昭倫說,今年1月有不少成衣廠赴紐約向客戶要訂單,結果客戶不下單,因為客戶表明不知道第二天自己公司或是生產廠商是否倒閉,消費者需求也很難掌握,所以下單很遲,而要求交貨時間非常急,反正生產廠商多到要排隊上門,買方更是有恃無恐。

蔡昭倫說,過去買方下單都會開信用狀,現在連信用狀都不開,買方表面理由是開信用狀或更改時都要付手續費,廠商出口押匯也要手續費,乾脆兩免,買方直言,貨到60天後直接匯款給廠商,這段期間生產廠商心理七上八下,深怕對方營運有任何閃失。

在這種接單生產的環境下,等於是廠商替買主揹負財務風險,所有備料的金額都要廠商自付,一旦出貨到對方手中,能否收到貨款讓人擔心,包括美國著名的大百貨公司和品牌成衣公司均如此做,怎不叫人心酸。

蔡昭倫表示,今天董事會中提出仿造韓國紡織業成立「接單平台」的作法,平台由紡織業上中下游共同組成,會員接到訂單,就在平台上找尋台灣紡織同業相互支援,共同把餅做大,大家能分攤風險,也共享利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