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災變過後 何謂全球經濟新常態?

標籤:

【大紀元10月3日訊】(據台視新聞報導)上周在美國匹茲堡舉辦的G-20高峰會,領袖們釋出了重返經濟「常態(Normalcy)」的決心。

金融海嘯爆發的一年後,人們視穩定與可預期性為所謂的常態,我們距離這樣的想像還有多遠?好消息是,股市與整體經濟預測均有起色。

IMF周四發布最新報告將全球明年GDP成長率調高到3.1%,全球股市從3月初的低點反彈逾60%。連一度死寂的企業融資,也正在迅速恢復。但仔細端詳,還是有些弔詭之處。

失業率持續攀升、製造業產能很多還在閒置。各國政府的財政、貨幣刺激只是減緩了民生與銀行資產的衝擊,但問題還沒解決。

在美國與其它泡沫化的經濟體中,民間債務高得嚇人,顯示消費力不足;銀行也須設法增資,代表信貸市場尚未回歸過去樣貌。 換言之,全球經濟固然將有所成長,卻不會回到危機前的水平。

針對全球經濟前景,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PIMCO)基金經理人MohamedEl-Erian喊出了「新常態」的觀點。 其中包含兩種可能,一是在資產縮水的情況下,大致回歸過去的經濟成長率。

另一種較悲觀,指GDP永遠停留在較低水準,投資、就業與生產力都不比從前。

《經濟學人》建議,為避免後者情況發生,各國政府必須做三件事:第一,在不詆毀國內財政的前提下拉抬需求。政府不得以透過大量舉債來救經濟,情有可原,但情急亂投醫卻有可能危及復甦。待民間需求恢復後,負債政府必須設法刪減支出與增加稅收,不一定要從民眾薪資或企業利潤開刀,而可以考慮從消費或碳排放等方向實施。

第二,政府要擺脫純粹填補就業市場破洞的思維。換言之,必須讓自由經濟運作,讓新興產業取代舊有,而非一昧鼓勵企業雇員(或暫緩裁員)來拖延病情。失業的舊產業員工,政府應輔導學習新的職能。

第三,鼓勵創新與加強貿易平衡。未來生產力成長的軌跡,將是決定經濟「新常態」面貌的關鍵。

出口導向國家必須反思新的經濟成長策略,政府也應避免向特定產業提供補助或保護措施。彰顯市場創新、提升生產能力,要比規範重重的產業政策要更加有效。 總的來說,誠如G20公報所言:「常態化的理念不應導致自滿」。

金融危機平息了,但要將復甦最大化,決策官員還有很多事要做、很多錯誤要避免。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Gartner:年底全球1/5家庭有固網寬頻
台房仲:第4季房屋買賣出現拉鋸戰
世界銀行:危機改變世界經濟實力
尋夢加國 新移民偏愛西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