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湧:重說蚍蜉撼樹

傅國湧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13日訊】一位未曾謀面的朋友讀了我的《跳出歷史的「週期率」》一文後,送我一首舊詩,其中有這樣兩句:「撼樹蚍蜉稱大勇,奮臂擋車有螳螂。」

我感到眼前一亮,以此看歷史尤其有豁然開朗之感。長久以來,我們這個民族總把撼樹的蚍蜉和擋車的螳螂當作嘲笑對象,認為這是顛撲不破的定論,無須質疑,不可挑戰。我們似乎天然地選擇了站在可以遮蔭的樹,和可以載人的車一邊,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俯視不自量力的蚍蜉和螳螂,對他們既缺乏同情之理解,也不會有默默的支持,更不可能有公開的讚許。我們在作出這種選擇的時候,似乎手中掌握了人間的絕對真理,蚍蜉和螳螂由此成為可笑、可憐、可悲的象徵。表面上看,這兩句詩似乎很簡單,沒有什麼高深莫測的玄妙之處,卻一下子點亮了我的內心,一如萬古長夜、一團漆黑之中,出現了一點小小的燭光,與巨大無邊的黑暗相比,誠然那是極不相稱的,然而,如此微弱的燭光,卻在剎那之間擊破了所有黑暗精心編織和重重維護的神話,因為一點小小的極不起眼的光,改變的是整個黑暗的結構。在歷史的進程中,我們千萬不要忽略敢於撼樹的蚍蜉們,更不要小看甚至笑話他們的不自量力。

我們的思維往往總是侷限於已有的成見,不僅是撼樹的蚍蜉、擋車的螳螂,還有杞人憂天中的那個杞人,愚公移山中的那個智叟,他們一直都是被嘲諷乃至嗤之以鼻的對象,彷彿他們的憂慮和懷疑都是一無可取,只能被棄如敝履。那些人們早已習以為常的觀念、結論或者習慣,往往嚴重地束縛了我們的思維,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潛在因素。超越這一阻礙,需要有開闊的新視野,有觀察問題的新視角、新路徑,有新的表述方式,從而產生出新的思維方式。蚍蜉撼樹、螳螂擋車,千百年來人們之所以習慣已有的現成結論,不再從另外的角度、另外的側面去重新思考,給出新的說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小與大、弱與強的反差太明顯了,一眼就能看出,無須多想。以蚍蜉之弱要想撼動一棵樹,以螳螂之小要想擋住車,完全是是不可能的,這一點幾乎沒有懸念,沒有意外。基於這種認知,我們可以在以往的歷史當中常常看到,人們總是習慣於肯定強大、強勢、強者,對於弱小、弱勢、弱者則存有輕慢之心,藐視、無視乃至嘲諷他們超越自身限度、注定不會成功的那些行為。彷彿這是從行為結果輕而易舉可以作出的推論。

肯定蚍蜉撼樹、螳螂擋車,是一種思維方式的突破和更新,它可以給歷史多一個判斷方式,多一種評價可能,即使在強弱、大小對比那麼分明的前提下,我們仍然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新解釋,也就是給它們的行為重新賦予意義。社會的進步首先有賴於觀念的更新,價值的重新評判,只有斷打破封閉、停滯、僵化的慣有思維,只有求變、求新,不囿於人云亦云的現成結論,我們的生活才會保持豐富的新鮮感,我們棲身的這個社會、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才會有充盈的活力,我們的歷史才有種種新的可能性。

其實,世上真正不可抗拒的力量乃是新思想,而不是其他的什麼。而任何新思想的萌芽,最需要的是勇氣,然後才是理性和使用理性的能力等等。由撼樹的蚍蜉和擋車的螳螂,我想起敢於投火的飛蛾,進而想起壯麗的古神話中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衛、補天的女媧,他們之所以那麼震撼人心,是因為他們具備了足夠的勇氣,甚至可以不惜自己的犧牲,他們身上都同樣體現了「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悲劇精神。他們也許粉身碎骨,他們也許化為灰燼,他們也許葬身大海,但他們撒下的是精神的種子,一粒種子很小、很弱、很不起眼,中國的一句民諺卻說:「一籽下地,萬籽歸倉。」胡適先生很喜歡引用《聖經》中的這一句話:「好像一粒芥子,在各種種子裡是頂小的,等到他生長起來,卻比各種菜蔬都大,竟成了小樹,空中的飛鳥可以來停在他的枝上。」這些意思都是相通的。

以往的歷史早就反覆地證明過,那些曾被世俗嘲弄為蚍蜉撼樹的力量,往往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刻悄悄地改寫了歷史。「撼樹蚍蜉稱大勇,奮臂擋車有螳螂。」他們有勇氣去做注定不可能做到的事,僅這一點就值得我們肯定,值得我們為他們鼓掌,勇氣是產生新思維方式、通往新思想的的第一個隘口,有了這種勇氣,才可望萌生新思想的種子,種子一經撒在大地上,就有可能發芽、壯大。與石板相比,小草顯得無比的弱小,但是綠色的小草楞是從石板的縫隙里長出來,這就是力量。如果我們一味地重複甚至誇大石板的力量,把石板視作不可跨越的巨大存在,小草就永遠不會有春天。一旦我們換一個思路,那些敢於撼樹的蚍蜉、敢於擋車的螳螂,還有敢於碰石頭的雞蛋,都會以全新的形象出現,獲得嶄新的意義。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傅國湧:站在精神史上的雕像
傅國湧:言論史上的「梁啟超時代」
傅國湧:宋教仁在民初的政治舞台上
傅國湧:重溫「易卜生主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