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金融次序 財經耆碩G30提18建言

標籤:

【大紀元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2008年金融風暴重創全球,舊經濟運作模式幾近潰決,造成今日百業蕭條、經濟衰敗的現象。風暴形成初期,各國政府無不敏感因應,針對金融體系的危機也都第一時間採取緊急措施。2009年伊始,有識之士無不寄望各國政府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金融次序與機制,讓去年的混亂慘狀不再重演。

有鑑於此,前聯準會主席沃爾克(Paul Volcker)等30位專家(G30)組成一個財經改革小組,近期提出了一份書面建議,揭櫫了建立新金融次序的18項具體建言。

據《經濟學人》報導,改革小組其他成員還包括美國新任財政部長蓋斯納(Tim Geithner),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rry Summers),以及歐洲央行主席特裡謝(Jean-Claude Trichet)等三巨頭。

文中認為,銀行體系是系統性風險的關鍵部門,這次經過各國政府紓困後,勢必受到更加嚴格的規範與管制。1999年廢除的禁止商業銀行承做投資銀行業務的葛塞法案(Glass- Steagall Act),即使不會再度復活,也應限制投資銀行只做客戶合併的業務,而不能從事風險無法控制的金融交易。

關於銀行資本問題,文中認為,主管單位應重視銀行準備金的提列,景氣好時應要求多提列,因為這是銀行在不景氣中能否存活的續命丹;在金融市場泡沫化時,主管單位更應敦促銀行提高其資本適足率。

至於非銀行體系的「影子」(shadow)金融機構,在這次金融風暴中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大量融資進行金融交易的私募避險基金,更是金融市場助跌的元兇。文中建議,主管機關應掐緊避險基金的脖子,要求定期揭露槓桿比率與績效表現,尤其大型的避險基金,更應嚴格把關其流動性與資本結構。甚至連最穩健的貨幣型基金,也應要有所規範。

針對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問題,文中建議應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並採行有效的應變計畫。而針對非銀行體系失能的問題,也建議美國政府應設立一個危機處理機制。同時還呼籲,全球應通力合作,制定一個協同一致的金融遊戲規則。

在央行角色定位上,文中建議央行應扮演更強勢的角色,尤其在景氣樂觀、信用擴充的時期也要隨時警覺,密切監控銀行的營運穩健度與資本安全性。文中並認為,央行處理危機很重要,但是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更重要。

至於衍生性金融商品,文中提議,應建立一個監理的專責機制,避免AIG瀕臨破產的窘境重演;也建議規範銀行端,將房貸風險包裝轉嫁成有價證券出售時,也應自留部位,以避免銀行毫無節制地進行房貸放款,重蹈次貸危機的覆轍。

至於流動性差的金融商品之會計評價準則,文中也建議應作調整,特別當市場反轉時,該類商品的市場價格會嚴重脫離應有價值,加速持有之金融機構的虧損惡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難忘銀幕可人兒:30年代豔影尋蹤
音樂指揮:整場演出非常美麗!
組圖:神韻將來台巡演  嘉義踩街造勢
臘八看戲迎新年 好萊塢盛讚神韻一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