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白骨成就臉面工程淠史杭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9月10日訊】安徽有個淠史杭工程(編者注:淠,音pì,淠河,在中國安徽省,源出大別山,流入淮河。),是當年「治淮」(治理淮河)的組成部份。單就淠史杭這一塊,其工程量就差不多是三峽與與葛洲壩的總和。可是,國家不出一分錢,農民自帶糧食「上河堤」(皖西一帶把治淮挖河統稱為『上河堤』)。而這個工程正好是在1958年–1961年期間展開,正好是中國糧食最緊缺的時候,據共黨自己的內部統計,僅淠史杭工程死在河堤上的人數就超過100萬!

死因不外呼凍餓累和被折騰致死;比如,在寒冬季節,大雪飄飛的時候,工程指揮部為了表示治淮大軍的「沖天革命幹勁」,一定要民工們脫光膀子,只穿一條大褲衩子,在漫天飛雪中從河底喊著口號,推著手推車往河堤上奔跑,每次都有一批人當場倒下了,每次都有一批人因前面的人體力不支倒下了而產生的多米諾效應,被失控的手推車砸傷砸死,每次還有一批人因凍餓與折騰而病倒了,這些生病與受傷的人因為不能上工而當然地被吊銷了伙食,所以這些人很快便從人間除名了。

淠史杭工程是毛時代中共最有臉面的政績工程,在數不清的場合拿出來宣揚和標榜。1972年,一群荷蘭的水利專家在考察訪問了工程全貌之後,對中國在50年代末期施工條件如此之差、施工技術如此落後(沒有任何機械化可言)的情況下,能夠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量,感到無比驚訝;但也正是這些以填海造田聞名於世的真正的水利專家們宣告了其為垃圾工程(就因為此次事件,淠史杭後來被列為保密單位,禁止外國人參訪)!

所謂的淠史杭工程,實際就是把發源於大別山東北鹿的三條大河淠河、史河、杭埠河各挖一條新河,把水引開,以減少下游淮河的壓力。

按照現代水利學的要求,開挖如此巨大工程的新河,需要進行水文、水利、通航、灌溉、環保、發電、綜合利用等多方面的科學論證;可淠史杭呢?估計也就是幾個半懂半不懂的「土專家」(這個名詞在當時是相當吃香的)與幾個狗屁不通的領導,對著地圖劃兩條線而已。所以,實際的結果是,這個工程不但沒有任何航運、灌溉等其他綜合效益,就是分洪這一項功能,也基本等於零。經當年荷蘭人的測算,這三條人工渠的最大流量還不到原來老河渠最大流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在非洪水季節或洪水不大的年份,這三條新河可以替代老河流水,而這種季節或年份往往淮河也是水位不高,無須分洪;而一旦遇上大洪水的時候,這三條新河一點作用也沒有。不僅如此,由於這三條新河的分流,致使原來的老河道常年無水嚴重淤塞,傳統的灌溉和航運功能全部喪失,遇上大洪水年份因河道淤塞更加不堪。

勞民傷財多少事,貽笑大方實可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監控延伸香港 港人拒絕
致學生:那些告訴你必須「敬畏學校」「敬畏老師」的人,都壞到了骨子裡
廚房深處:一所私立學校的大江大河
一個包工頭給海南高院副院長的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