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補民主缺口 考驗馬誠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特稿

台灣出現二次政黨輪替,國際社會對台灣民主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但同時舉辦的聯合國公投,雖有三成六投票率,且同意票遠大於不同意票,仍然被宣告「失敗」,卻是難以理解。這個民主缺口正待新政府處理及縫補。

依公投法的規定,需跨越半數合格選民,約八百六十六萬人領票,始通過第一道法定領票門檻。

反觀其他國家,像美國因採取聯邦制度,各州規定不盡相同,但多數均未設置領投票門檻限制,而是直接規定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公投案即算是通過。

經常實施公投的瑞士也是,一般法案的公投複決,也是採取相對多數決。只有像是修憲案的複決,才有通過的門檻設計。不過,法國的修憲案複決,也只有採取相對多數決,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便算通過。

事實上,這次支持聯合國公投案人數中,同意「入聯」約為五百五十三萬人,同意「返聯」約四百九十六萬人。前者同意率達九成四,後者同意率為八成七;以先進民主國家的標準,這樣的公投結果應是「壓倒性的通過」。

但現行公投法有過半領投票人數的高門檻,台灣人民希望進入聯合國的高度意願,無法被充分彰顯。

究其原因,公投法的設計不良是為主因。2003年國民黨主導立法院通過公投法,採取高門檻的限制,如今,國民黨已獨攬立法與行政兩大權力,應重新檢討此事,也是馬英九展現民主誠意的重要起步。

當初公投法的設計完全是國民黨為防範民進黨的政治操作手段,幾次實施經驗,證明未如預期的政治動員效果。馬當政若修法降低公投門檻,不僅符合民主及民意,更是磨亮台灣的民主利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