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登輝:指導者應秉持公義精神為政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二十一日專電)前總統李登輝在日文新書「最高領導者的條件」一書中提及,他的命是有神助才得以延續。因為「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代,他若遭槍殺也非不可思議的事。他說,指導者應有公義精神,體悟到「權力是向人民借來的」的真諦,為了國家著想,可不顧一黨之私,隨時釋出權力。

他在書中說,二次大戰中,他身為日本兵可能死於空襲。戰後,回到台灣在「白色恐怖」時代得以苟活,都讓他感受到與其說是「運」與「命」好,倒不如說是神協助他活下來。

書中提及「二二八事件」中,台灣的知識份子被視為共產主義者的人就會遭殺害。當年他若遭執政者逮捕或槍殺也非不可思議之事,但他沒被殺害,只能說是神要他活下來。

書中說,他留學美國愛阿華大學時,兩度在馬尼拉機場被菲律賓警備司令部的人帶走關了兩、三天,當時就是「白色恐怖」陰影仍殘存的時代,台灣官方的迫害常使人感受到身家性命的危險。被拘留期間,他感到極度不安、焦慮,之後都無事,讓他覺得自己運氣好。

書中也提及,他正式入閣前,曾接受過警備總司令部的調查,這是蔣經國為了要釐清對他的一些顧忌而為。

他覺得蔣經國之所以挑選他當副總統,他自己的解讀是,雖然蔣經國說自己是台灣人,國民黨一定要本土化,那是因為當時要求本土化的聲浪高漲,蔣經國認為只有實施本土化,國民黨才能維持,但畢竟蔣經國還是中國人,深諳中國的社會、文化,也在半威權主義體制下練就一身政治操作手腕,所以雖然選了他當副總統,但是否讓他繼任為總統,這之中存在著不確定的要素。

他說,做為領導者一定要有公義的精神,他從十三歲開始,就培養這種精神,因為當時日治時代的社會、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就是如此。他還說,自己在說出台海兩岸是「特殊國與國的關係」一詞時,完全是秉持著公義的心而說,他認為兩岸應該和平共存。

他回顧公元兩千年政權輪替時,自己覺得台灣的將來是美好可期的。他說,眷戀著外省人獨裁體制的勢力對於政權輪替相當反彈,因此他不久後就被逐出國民黨。他也說,見到民進黨少數執政的困境,於是自己在見義勇為的情況下,才又想興起支援民進黨的國民運動。

他認為,領導人做事要光明正大,對國家要忠誠,要有強烈的道德感。他踏出政治世界的同時,對於財產等個人問題、死時的問題等都已妥善處理,連納骨堂的設計圖也都畫好,這筆費用已備妥,何時死都無所謂。

他還強調,指導者不應利用媒體營造神格性、增添人氣。而且指導者應多閱讀古典書籍、重視涵養與品格,從傳統學習,才能進步,並進而教導年輕一代古典與傳統的重要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