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蕭:三策略 挽救經濟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田世昊整理)

蕭萬長:

我是台灣經濟老兵蕭萬長。過去八年,台灣人民失去願景、經濟失去活力、政治失去誠信、社會失去寬容,台灣在上世紀末,大家驕傲建立的民主政治,在八年的挑戰後,讓人民感到憂心。

站出來 為找回台灣資產

台灣在過去八年,失去很多珍貴的資產,馬英九與蕭萬長站出來,就是要找回台灣的珍貴資產;我們出來不是喊口號,我們有具體政策,希望用我們的具體政策與行動,找回台灣人民未來的希望與信心,我在政府機關服務近四十年,對台灣經濟有很深的參與,也有很大的關心。

縱使兩千年政黨輪替,我從政院退下後,仍關心台灣土地與經濟,因此二○○一年,民進黨執政時,台灣經濟面臨嚴重衰退,經濟成長率負二.一八,這是空前的,我當時很憂心,就接受民進黨邀請參加經發會,也擔任陳總統要我出任的經濟顧問小組召集人,後來也感謝蘇院長,好意要我參加經續會,因為我認為經濟關係台灣民生,關係我們的肚子與飯碗,為了人民生活,應該要超黨派,所以義不容辭。

二○○三年後,台灣經濟慢慢好轉,但我關心的不只是經濟短期變好,而是台灣長期的經濟,應該要如何做才會好起來,這才重要。當時我有許多建議,包括台灣經濟應該要有國際視野,才能讓台灣走出去,全球佈局與兩岸經貿應該要如何定位。

我知道民進黨內也有憂心之士,了解國際情勢的演變,知道台灣需要採取開放的政策,我知道蘇院長也很有心,要這樣做,但在黨內受到很大的批判,所以無法做。

拚經濟 超越黨派做奉獻

為何八年來民進黨讓台灣經濟變成如此低迷、停滯、下滑?就是因為鎖國的心態與政策,因為極端的意識形態。什麼叫鎖國?就是要走出去而不敢走出去,外面有錢賺時,不知道去賺,這就是台灣今天經濟的困境。大家都愛台灣,但愛台灣要用行動不是口號,台灣的力量是來自經濟,台灣經濟要利用外面的資源來壯大自己,台灣人有能力去外面賺錢,就要趕快鼓勵,這是我過去一直主張的。

二○○三到二○○七年是世界經濟難得較長期的繁榮期,全亞洲國家經濟成長率都非常好,只有台灣困在這裡,這就是因我們沒新的思維,不了解國際經濟情勢。

但現在台灣又面對新局勢,好時機差不多只到二○○七年,二○○八年開始,石油等重要物資價格高漲,美國因次級房貸問題,經濟開始衰退,中國有宏觀調控,對傳統產業也不鼓勵,台灣經濟面臨新挑戰。此時台灣經濟應該如何?這需要新思維,這也是我們提出的三個策略。

第一是「愛台十二建設」。愛台十二建設目的是擴大內需,因為世界經濟局勢開始衰退,所以市場不能只寄望外面或中國,要投資建立好自己的基礎,將來景氣好轉時,機會才會大。

十二項建設在八年內需要四兆元,但財源沒問題,謝長廷先生懷疑錢從哪裡來?其實他做過行政院長,他知道,民進黨政府每年公共投資預算平均也有四千多億元,因此每年要三千多億元不只沒問題,還有剩,而且若經濟好轉,稅收還會增加,因此不會有排擠效果,也不必舉債,何況其中三分之一是民間投資,將來民間投資還可能更多,所以財源沒問題。

我必須說愛台十二建設的重要性,是能帶動每年十二萬人的就業機會,投資越多,經濟就越好,大家所得越多,消費也會越多,台灣景氣就會變好,這是台灣經濟在新情勢下,必須採取的新策略。

過去台灣面臨第一次、第二次國際能源危機時,採取十大建設所帶來的效果,現在大家還在說,這才是台灣需要的。第二項是產業改造。產業為何要改造?台灣產業很完整,從農業、製造業到服務業,亞洲四小龍除南韓外,都無法跟我們比,但台灣產業不能再做過去勞力密集的加工產業,必須提高附加價值,這要靠創新,這是未來的策略。創新包括人才培養、研發、設計、行銷通路與品牌塑造,這將來都要政府利用財稅、金融等政策手段來鼓勵,不是像過去以產業別,未來要以功能別來鼓勵。產業創新後,台灣產業就可提升,就可脫胎換骨,就能永續經營,就會出現藍海策略。

要鬆綁 以壯大經濟實力

第三是開放鬆綁。以台灣四百多年歷史來看,只要台灣與外界連結開放時,外面活水進來,台灣經濟自然就會好起來,這是開放的好處。開放鬆綁,外面的資金、人才、管理、技術,就能由外面進來,與外面有交流時,台灣經濟實力自然會越大。要開放,不能只有隔壁的中國不開放,當然中國與我們有特殊關係,有安全考慮,這我們都了解,但其中的經濟利益對我們是好的,應該採取較開放的政策。

高興的是,選舉到了,民進黨政府對過去的管制也開始鬆綁,但如果早點做,台灣一定不會變成這樣,這很可惜。

我們策略是希望達成「六三三」目標,就是經濟成長率每年六%以上、國民平均所得八年後達到美金三萬、失業率降至三%以下。達到六三三,大家生活會輕鬆。

經濟目前很重要的還有貧富懸殊問題。在世界物價波動中,台灣如何針對此問題,讓中低收入者有保障,這也是我們為何要提出租稅政策,勞動所得的減稅補貼措施,讓中低收入者的勞動所得不夠生活所需時,予以補貼,這對弱勢者很需要。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