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治未病的主體是攝生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中醫「治未病」雖言「治」,實際是預防疾病的發生,遏制疾病的發展。中醫「治未病」更多的是一種防病理念,其主體是「攝生」。

自《黃帝內經》提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以來,歷代醫家不斷實踐和深入研究,其思想得到逐步完善。隋代楊上善撰注《黃帝內經太素》,將「治未病」相關內容整理歸納,列於卷首,稱為「攝生」,像《宣明五氣篇》中的「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也收錄其中,提示要注意順養。

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專列「不治已病治未病」一節,提出明「攝生」以治「未病」:「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如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又說:「今以順四時調養神志,而為治未病者,……未曾不以攝養為先,始論乎天真,次論乎調神,既以法於陰陽,而繼之以調於四氣,既曰食慾有節,而又繼之以起居有常,諄諄然以養身為急務者,意欲治未然之病,無使至於已病難圖也。」反覆強調「攝生」。

明代張介賓撰《類經》,以「上古天真論」等篇中先輯錄攝生之道,如「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為養生之道;「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為治外之道;「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為治內之道;「提挈天地,把握陰陽」、「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調於四時,像似日月,辨列星辰」等,為修身養性之法。在其「序」中說:「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曰『攝生』類。」認為「攝生」是治未病的主要內容。

「攝生」作為落實中醫「治未病」思想的主要載體,內容豐富,方法多樣。「攝生」以治「未病」與西方預防醫學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和優勢。西方的防病之說,往往從微觀看問題,較為消極,強調病原體的作用,主張生硬的外部防禦,講究衛生,如絕對的無菌、消毒等。而中醫「攝生」之道,從宏觀的、整體的角度看待人體,重視發揮人的能動作用,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而且注意「未病」狀態的體質辨識,實行多樣的個體化干預手段,預防措施更為積極。筆者認為,明「攝生」,治「未病」,要把握攝生兩大法則,即和平和通達。

和平,即調和致平。和平法則,強調陰陽學說對攝生實踐的指導意義,主張攝生方法和攝生過程中的陰陽調和,以達到形體協調平衡而「治未病」的目的。《黃帝內經》認識到人的生命活動是以體內陰陽為依託,而體內之陰陽又必須與外界陰陽的變化相適應,生命活動才能得以正常進行。要保全生命,保養形體,必須做到陰陽平衡,人體內外協調統一。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陰氣自半」、「陽氣日衰」,人體內陰陽逐漸失去平衡,人也就逐漸衰老。而攝生的一個重要法則就是調和陰陽以阻止衰老,保持健康。朱震亨在《格致余論》中告誡攝生者,要「各自珍重,以保天和」。調和陰陽應該是「治未病」的基本原則,在人體生命活動中,「以保天和」、「以平為期」正是中醫攝生所要追求的境界。攝生和平法則的具體要求有動靜兼養、臟腑協調、藥餌調理和勞逸適度等。

通達,即暢通條達,包括血脈暢通、氣機條達、經絡疏和、關竅通利等。中醫學的整體理論認為人不僅自身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人體的臟腑、筋骨、肌肉、經絡等組織器官及其功能活動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體,而且人還與外界息息相關,既與天地自然相通相應,又同社會現實相融相感。所以,一個健康強壯的軀體必須處在一種和暢流轉的系統中,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應該處在一種交流溝通的環境中。可以說,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新陳代謝,各種功能活動的暢通條達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主旋律。從實踐「治未病」思想的角度看,中醫攝生也始終貫穿著通達法則。中醫學認為人體具備像經絡等複雜而精巧的通道系統,通過各種通道,吸收營養物質,排除代謝產物,使氣、血、精、津、液等出入升降,濡潤宣達,流通一身。金代張從正主張攝生「惟以血氣流通為貴」,推崇「君子貴流不貴滯」。經絡疏通,氣血流暢,津液布揚,使人體生理功能處於活動有序的狀態。攝生通達法則的具體要求有六腑以通為補、行「舞」以宣導精氣、動搖以流通血脈、調息以暢達氣機等。

可見,中醫「治未病」作為醫學思想,需要通過「攝生」這個主要載體來實現,在「攝生」過程中要把握和平和通達兩大法則。

來源:中國醫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