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縣淘金達人淘金不為發財 盼傳承歷史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台北縣9日電)景氣不佳,是否能藉淘金發財無法預知,不過,當年沿河洗碗淘金景象已不復見。北縣淘金達人陳石成迄今仍在金瓜石溪,手搖槽淘金,盼傳承淘金精神,讓歷史不被遺忘。

台北縣九份耆老指出,依記載,清光緒16至19年間,有當時建築八堵鐵橋的工人,午餐後拿餐具在河中清洗,竟在砂石中發現黃金;消息傳開,不少淘金客湧入基隆河,鼎盛時期約有3000多人,接續在大金瓜山(本山露頭)發現金脈,開啟金瓜石黃金盛產時代,當時一碗砂石就能洗半碗黃金。

不過,民國68年間,因礦源枯竭,在不合開採成本下,業者改於本山與樹梅礦床間的露頭部分,使用重機械以「露天掘進」方式開採,但之後也跟著沒落,黃金山城只剩下十三層遺址成為歷史的見證。

然而在金瓜石山區,卻有一名淘金達人陳石成,曾在台金公司及台電公司服務共超過42年。由於他的淘金技術備獲肯定,甚至有印尼、菲律賓及巴西等國家重金挖角,但他不為所動。

最後他選擇留在奉獻大半人生的九份金瓜石,從事淘金教學,讓一般民眾有機會透過河床搖槽淘金,體認歷史演進。


台北縣淘金達人陳石成在金瓜石溪持續進行搖槽淘金及教學,他說,溪中真的能淘金,只是數量不多,要靠這個發財很不容易。//中央社

手搖槽淘金不易,陳石成雖搖得一些黃金,但一天下來,少少的黃金拿去變賣,頂多只值新台幣1000至2000元;要靠淘金發財,已不太可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