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第一場全球金融危機(5)

人氣 41

【大紀元12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華盛頓報導) 2008年,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逐步蔓延到全球,引發21世紀的第一場全球金融危機。這場危機不僅造成美國金融體系幾近崩潰,也引發全球市場的劇烈震盪。下面談談這場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金融市場和股市造成的衝擊。

在2002年到2007年期間,世界經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到2006年底,世界各地的銀行繼續享有破記錄的利潤。不過2007年源自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以及隨後發生的信貸緊縮改變了這一切。

*從美國蔓延到歐洲和新興市場國家*
   
這場危機發展之迅速以及破壞力之大是決策者所始料不及的。在美國的次貸危機爆發後不久,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都曾經表示,這場危機受到了遏制。但是後來事態的發展證明這種看法過於樂觀。
   
低估這次危機嚴重性的並不只是伯南克和保爾森。德國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9月25號表示,美國是這場危機的源頭和中心。他斷言,這將結束美國作為金融大國的地位。但是幾天之內,危機的中心發生轉移。施泰因布呂克等人不得不從德國銀行以及政府那裏安排510億美元的貸款,來救助德國第二大房地產借貸商海波房地產公司。
   
在這場危機從美國蔓延到歐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同時,它也從金融市場擴展到實體經濟的其他領域,導致幾年來高速發展的世界經濟突然剎車,進入全球性的衰退。受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像中國和印度等高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也受到衝擊,增長急速放緩。
   
華府研究機構傳統基金會研究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資深研究員大衛.約翰說:“這比任何人預計的都要糟糕得多,發展的速度也比任何人預計的都要迅速得多。儘管金融問題大概每10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但是這次的危機卻不同,而且這個危機也比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數危機更令人憂慮。”

*資產縮水 油價下滑 股市震盪*
   
從最初的信貸危機到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演變過程中,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金融機構出現大量的信貸損失和資產縮水,導致貝爾斯登這樣的百年老店毀於一旦,整個西方金融體系搖搖慾墜。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的房市也出現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滑坡。
   
在金融危機以及經濟衰退的衝擊下,國際市場上的能源和大宗商品的價格由於需求減弱而一路下滑。石油價格從今年7月11號的每桶147美元跌至40美元以下,跌幅超過70%。
   
美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股市也發生了劇烈的震盪。在過去的一年裡,美國道瓊斯指數的最大降幅為40%,從13365點一度跌落到8000點以下。標普500指數跌幅超過5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51%。日經指數下跌了51%,德國DAX指數下跌了將近30%,法國CAC-40 指數下滑的幅度為44%,俄羅斯股指下措了66%。
   
隨著金融危機在今年9月加速惡化,國際股市下措的幅度也加大了。在最近3個月的時間裏,按年率計算,俄羅斯股市下滑了98%,香港股市數下跌了80%,巴西股市下跌78%,歐洲股市下跌的幅度在70%到75%之間,日本股市下跌了82%。中國股市從去年最高峰時的接近6千點跌回到2千點。

*源自金融樞紐 殺傷力大*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勒瑞克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這場危機波及全球是因為它源自美國這個國際金融體系的樞紐,因此殺傷力尤其大。
   
他說:“這場危機源自全球金融體系的核心,即美國的金融市場。不管是對還是錯,這場危機必須由美國和歐洲主要經濟體來解決,其他人,不管是意大利和瑞典這樣的歐洲小國,還是像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這樣的新興經濟大國,能夠做的很少,最多是緩解危機對其經濟體的衝擊,但是不能免受影響。”
   
*這個世界很小*

經濟研究和諮詢公司環球透視的首席經濟學家貝拉維甚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表示,全球各經濟體都受到衝擊的現象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他說:“這是一個全球經濟,它們之間的聯繫比任何人所想到的要大得多和廣泛得多。所以,很顯然,地球上一個地方的金融危機會影響到世界上的其他地方。”
   
他舉例說,美國和歐洲經濟的衰退最終會影響到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出口市場。單是這一個因素就表明,這場危機對其他地方的衝擊將會相當大。貝拉維甚還表示,他們從來不接受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脫鉤的看法。
   
位於紐約的經濟諮詢公司事實與意見經濟學的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卡也表示:“就像迪斯尼的歌『這個世界很小』所說的那樣,我們都是相互關聯的。資本的流動把所有這些國家都聯繫在一起,貿易也把這些國家聯繫在一起。”
   
布魯斯卡表示,任何認為這場危機會繞過他們的人都是愚蠢的。

關鍵詞:全球金融危機,股市,油價

相關新聞
大陸首家廉價航空公司高層減薪1/3
中共高層:經濟增長「保8」是底線
21世紀第一場全球金融危機(1)
金融危機影響 速霸陸汽車退出世界拉力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