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信心危機 金融業展開穩定軍心大作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9日報導】-全球金融風暴衝擊暨因應專題報導系列之五(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十九日電)自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聲請破產以來,最近一個多月以來,台灣金融業就籠罩在層出不窮的壞消息當中,包括慶豐銀行遭接管、台新金控受禿鷹突擊股價暴跌、17日有 3家金控因疑似涉入洗錢案遭搜索,包括人民、客戶、股東、員工,對於金融業的信心指數已打落谷底。

截至10月17日收盤價,在上市櫃45家金融股中,股價維持在票面10元以上的只剩14家,股價淨值比得以維持在 1以上的更只有 8家。

某金控高層說,金融業是信心產業,客戶對銀行的信心一旦動搖,體質再好的金融業都會面臨倒閉危機,因為金融業的經營是以「借短放長」賺取其中利差,所以在一般存放比水準 80%的金融機構,若在短期內遭到客戶擠兌,就容易出現流動性危機。

這也就是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在立法委員影射捐款給前總統陳水扁時,可以忍住蒙受不白之冤而不出面,但在市場傳言自家銀行即將遭到接管之際,卻願意親自挺身而出,率領公司一級主管出面保證經營絕無問題的原因。

為了提振市場信心,金融業各自展開穩定軍心大作戰,例如台新金私下要求員工向外招募存款,每人每週額度百萬元,雖然非強制性,但主管坦言,此舉確實讓整個銀行有「動起來」的感覺,一掃之前傳出危機之際,存戶紛紛將存款轉至公營行庫的低迷。

其他民營銀行雖然沒有大動作自清,但害怕市場謠言亂射,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就不惜主動攤開 9月存款淨額或自清未持有問題金融機構相關金融商品,避免已如驚弓之鳥的投資人及客戶信心崩盤。

穩定軍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實施庫藏股,展現公司手上有滿滿現金,目前在14家金控中,除了上週實施完畢的元大金控外,有 4家宣布實施庫藏股自救,包括玉山金控、開發金控、國票金控及中信金控,其餘金融股中,包括京城銀行、台灣產物保險、中國人壽及合作金庫銀行也處於實施庫藏股期間。

其餘金融股不是對自家體質沒信心,而是因金融業有資本適足率的限制,因此,部分業者對於實施庫藏股護盤「心有餘而力不足」。

除了用公開行動宣示護盤決心外,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近 3個月以來包括第一金控、兆豐金控、合庫、玉山金、國票金、永豐金控 6家銀行董事長或董事,也自掏腰包砸錢護盤,也可嗅出為自家股價叫屈的味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