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于華:這是一個相互投毒的社會?

郭于華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0月14日訊】為奧運成功舉辦而歡欣的激情還未退去,「三鹿毒奶粉」事件已提上案頭。這又是一次觸動人們內心、衝擊道德底線的事件,以至有人驚呼:這是一個怎樣的民族,竟然對自己的下一代下毒手!?

暫且不說毒奶粉是由於「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購過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是多麼不能自圓其說,也不談「下毒元兇耿氏兄弟(擠奶戶)已經被捕」是如何荒謬可笑(也太低估中國民眾特別是網民的智商了吧),人們對「三鹿事件」的共識之一是:這只是「冰山一角」,其下的水到底有多深、有多渾還無法度量。這不,寫到這時,剛剛聽到「22家奶粉生產企業69批次產品檢出三聚氰胺」的噩耗,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其實聽到這類消息已經不太讓人感到震驚了,我想,一方面是因為習慣而麻木,另一方面也多少是預料之中了。

千萬別跟我們說這只是「個別」現象、特殊事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我們不知道下一次將是什麼(但知道還會有下一次),也揣測不出底線在哪裏。作為一個中國的普通消費者,難道真的需要煉就百毒不侵、千毒不壞的金剛之身嗎?而這次的受害者卻是新生稚嫩的祖國花朵啊!

稍微回顧一下,近年來我們不斷地受到食品安全問題(當然不只是食品安全問題,其背後是什麼問題大家心知肚明)的刺激:從「注水肉」到「瘦肉精」,從「掉白塊」到「蘇丹紅」,從「毒粉絲」到「毒大米」,從「大頭娃」到「結石兒」……層出不窮;而且由此形成一種惡性互動的怪圈:製造毒大米的人當然不吃自己生產的米,可能選擇吃麵;而向麵粉裡摻滑石粉大白粉的則可能選擇吃大米;造毒奶粉的絕不喝自己生產的奶,或許選擇喝豆奶,可別忘了豆奶中毒事件也曾發生;好吧,既然豬肉可能注水或含瘦肉精,禽蛋產品可能有麗紅素,那大家就多吃天然的蔬菜水果吧,可是別忘了,菜農卻可能種一小塊不施農藥化肥的菜地自己消費,而把有化肥農藥甚至是劇毒農藥殘留的菜賣給其它消費者。如此,所有的造假者、摻毒者同時也是其它有毒有害食品的食用者。嗚呼!難道這是一個造假成性的民族?這是一個相互投毒的社會?

我在多年前曾寫過一篇《培養精明人的社會》的文章,提到在一個沒有規範的市場、合理而有效的制度的社會中,普通消費者就會逐漸趨於「精明」甚至全知全能,否則就只能自認倒霉。而在這種社會中交易成本高得驚人,人們活得不堪其累。工於算計的「精明人」與小人的距離已不遙遠,而如今「小人」早已被超越,這是一個盛產惡人的社會。這個社會究竟怎麼了?

網上一篇貼子說得好:生產害人奶粉的人,生產偽劣產品的人,可能就是跟我們很近很近的那些親友,那些沒有權勢的弱者,那些普普通通的民眾。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具體數量有多少,只知道他們是一個個的個體,匯聚成一個個小的利益團體,就溶入我們中間,甚至和我們血肉相連,但我們卻分辨不出來。他們一方面從來是社會傷害的承受者,另一方面也是道德淪喪的推波助瀾者,向正義和良知低頭的偽劣商品的製造者、經營者。當太多來自官方腐敗的醜惡開始掠奪我們的善良時,加入群體的人也就跟著越來越多,自覺和不自覺、有意識和無意識相結合,終於導致了整個社會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集體麻木和對生命尊嚴的漠視與踐踏……這道理好比眾人都砍了一刀的話,誰也不用為死者負責一樣。因此,不會有多少人會在良心和道義上揹負沉甸甸的負罪感,相反,他們還會心安理得地享受體面工作換來的工資和安穩。問題是:我們是怎麼走到這樣一條沒有誠信、沒有聲譽、沒有畏懼、沒有神聖、人人都要為道德的淪喪買單的絕路上來的呢?(《改革內參》藍藝: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信仰)

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使人想起阿倫特所分析的「平庸的惡」——與納粹和斯大林主義的「激進的邪惡」、極端的邪惡相對應的「平庸的邪惡」。作為這種「平庸的惡」的體現者阿道夫‧艾克曼,「一個看上去彬彬有禮的人,他在種族屠殺中犯下彌天大罪,而他的動機卻是極平常的服從命令和盡忠職守。在艾克曼身上,阿倫特看到了邪惡平庸的活生生的體現:除了一心向上爬之外,艾克曼確實沒有任何動機,用通俗的話來說,他只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所體現的邪惡平庸指的是無思想,甚至無動機地按罪惡統治的法規辦事,並因而心安理得地逃避自己行為的一切道德責任。邪惡因動機的膚淺而平庸,邪惡的動機是平平常常的人性弱點,這動機人人能懂,並不需要高遠深奧的理論解釋。」(見徐賁:平庸的邪惡和個人在專制制度下的道德責任)。

多種嬰幼兒奶粉含三聚氰胺事件表明,這種「平庸的惡」已經滲透到整個社會的肌體,其結果就是整個信任結構的崩塌,就是惡人當道、小人得志,就是相互投毒的社會。

平庸而普遍的惡是如何形成的?有人歸結為利益,有人歸結為信仰(文化),有人歸結為人性,有人歸結為制度。在我看來,謀利型權力(爭奪利益;放棄責任)所形成的制度條件,造成了制度、文化與人性的惡性互動,致使整個社會相互欺騙、相互「投毒」——商家、廠家欺騙消費者,教師欺騙學生,公僕欺騙百姓,所有人欺騙所有人。於是從官員到民眾,從精英到平民,從上層到底層競相沉淪,加速度地墮落。落到什麼時候是底?誰又如何守得住底線?

張五常教授最近說:由經濟的高增長證明「中國的整體制度是最好的。腐敗沒那麼嚴重。全世界歷史上沒有見過這麼好的制度。其中的沙石可以修改一下」。我寧願相信他的判斷是正確的,可眼前的現實卻怎麼讓人感到不只是「沙石」出了問題,而是整個結構壞了、爛了呢?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轉自《大道‧网絡動態版》(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童文薰:掌握與切身有關的「意外」
秋不曲:擁戴中共,報應子孫
齊之豐:毒奶事件顯示中國蔑視人權
玉清心:拿個退黨號,比買無毒奶粉安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