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鹽水橋南老街 走過興衰再現古樸風味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十四日電)位於台南縣鹽水鎮的橋南老街相傳是台南縣最早開發的商業街區,有「南瀛第一街」的美稱,由於至今仍保有十多間具有百年歷史的民宅,古樸的街景吸引許多電視劇前來拍攝;而在官方與居民聯手進行再造計畫之後,橋南老街成為鹽水除了蜂炮活動之外的另一項重要觀光資產。

橋南老街約建於清光緒初年,臨近鹽水舊港,當時海上交通興盛,往來台灣與福建廈門之間的商船常在此靠岸,造就小吃、建築等文化的興起,現在大家傳頌「一府、二鹿、三艋舺」,其實還有個四月津,月津指的就是舊稱月津港的鹽水舊港。

當時鹽水僅有的一座橋「興隆橋」,明清時期是往來諸羅(嘉義)及台南府城間必經的要道,橋南老街因位於橋的南邊而得名,居於海陸交通要道的橋南老街風光一時,因此贏得「南瀛第一街」的美稱。

橋南老街後來隨著月津港的淤積、及其他陸上通道興起而逐漸沒落,原本的商業街變成住宅區;不過也因開發腳步變慢、破壞減少,早期的商業街建築物得以保留至今,也成為最大的特色。

全長四百公尺、寬六點八公尺的街道兩旁可見流傳百年的「泉利打鐵鋪」、舊清平社館、李宅等十多間老舊「街屋」建築。

街屋建築通常分為三落,第一落的前廳是做生意的店面,前廳上方設有夾層可用來儲放貨物、主人還可在此透過樓窗觀望樓下及屋外動靜,成為街屋建築的最大特色;第二、三落則是住宅空間,有天井或過水廊連接店面與住宅,功能與三合院相似。

橋南老街自開發以來未曾拓寬,完整保留了閩南式老建築物的風貌,加上還有許多店家都是家傳產業,近年來成為許多電視鄉土劇的取景勝地。

街上現成的傳統麵攤、雜貨店、以及賣豆花、麵茶用的「擔仔」,讓劇組不用費心準備道具,就有極為真實的場景可用,居民還能充當臨時演員;以前副總統呂秀蓮的著作改編的「這三個女人」電視劇,也曾到此取景拍攝。

橋南老街居民在六、七年前發起老街再造運動,結合文史工作者、鹽水鎮公所及縣政府各界力量,希望好好保存老街、老宅;在移除電線桿並挖除柏油路面後,改以紅地磚和仿古藝術街燈取代,整修古井成為噴泉造景,吸引更多遊客造訪。

除了硬體建設之外,當地文史工作者在其中一處老宅成立「遊客服務中心」、「橋南咖啡」,除提供販售許多相關鹽水旅遊、文史、蜂炮DM簡介、光碟等資料外,也提供鹽水意麵等小吃,也可預約導覽服務。

經歷過繁華與沒落,橋南老街希望以原汁原味的古樸形象再出發,鹽水小鎮除了一年一度激情的蜂炮盛會之外,也有一個提供平日休閒觀光、享受知性之旅的文化資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