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獲頒亞洲最傑出藝人金獎 余秋雨談對中國文化史的重新思考

馬蘭獲獎日 余秋雨伉儷哥大同臺演講

人氣 9
標籤: ,

【大紀元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衛君宇、朱江紐約報導)一月十二日下午,當代著名作家余秋雨教授夫人﹑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女士獲紐約市文化局、華美藝術協會、華美人文學會和林肯中心頒發的「亞洲最傑出藝人金獎」。

據頒獎人介紹,27年前設立該獎後,梅葆玖、張君秋和馬友友等藝術家均曾獲頒此獎,馬蘭今年獲此殊榮。當天,余秋雨教授應邀演講「對中國文化史的重新思考」,兩百多位嘉賓﹐紐約文化界舊雨新知和留學生與會。

下一作品讓西方人瞭解中國藝術之美

頒獎現場播放了馬蘭主演劇作《嚴風英》、《梁山伯與祝英台》、《女駙馬》、《紅樓夢》、《鞦韆架》等片段,獲中國電視黃梅戲大獎賽十佳之首的馬蘭唱的許多曲目幾乎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馬蘭一襲素裝亮相,在兩層樓的大廳中無麥克風、無伴奏,清唱幾個特色各異曲目,的確令人歎服藝術表演功底深厚、唱做俱佳,名至實歸。

馬蘭說,「二十年黃梅戲表演生涯至今,得獎的此時,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得獎對她「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提醒」,「東方藝術被西方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她也是「意義重大」。

「我知道西方對中國人的情感和生活有很大的興趣,而中國地方戲劇恰好是可以表現這個土地上人們生活和情感的一種方式」,她說下一個作品將增加百老匯藝術元素,但一定要讓人知道它又是來自東方的,讓西方人瞭解中國藝術之美。

在演講中,她說中國傳統戲劇浪漫純樸,最多反映的就是「夫妻雙雙把家還」盼望團聚,盼望恩愛關愛的樸素情懷﹐因為地方戲曲所關心的就是人間煙火。

幾個對中華文化的誤導現象

1985年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正教授的余秋雨,八十年代後期以《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開啟新文風,辭職後以親身歷險考察國內外各大文明為人生主業,著作長期位踞全球華文書暢銷排行榜前列。他的講題是「對中國文化史的重新思考」。

余秋雨說,隨著世界對中國與中國文化的關注,「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已漸漸成為與每個中國人有關的事情。

他首先提到幾個「目前中國常拿出的文化,經常搞的大家不舒服」的現象﹕一是歡慶文化,好像整天搞晚會」,「週年慶祝,企業慶祝都必有晚會」,「好像文化就是歡慶,或是空洞的高科技」。二是「以為娛樂就是文化的全部,節目出各種各樣的洋相,越來越通俗」,「這雖也是文化,但千萬不要給後代造成誤會,認為這些就是文化的全部。」

「學術也出現娛樂化,如果把這些認為是文化的全部,那中華文化中莊嚴的部分就不存在了,因為最莊嚴的部分一定是非娛樂性的」,余秋雨認為﹕「特別是重要的如仁道人性,民主自由這些概唸完全被娛樂化的部分所掩蓋,所取消,那中華文化就莊嚴不起來了。」

令余秋雨憂心的是﹕「一些學者出來,但他們把宮廷權謀當成中華文化的全部,講中華文化講的是「致勝的原則,如何打敗別人」,六七成隨處可見的電視節目是這些智勝權謀,還把這些說成是中國最好的文化。 如果學者繼續這樣,對民間和後代的誤導是非常嚴重的。他多次對外國人說:「中國人沒有那麼壞。」

余秋雨說:「不管是把中華文化的全部當成歡慶、娛樂、宮廷權謀,還是瑣碎的咬文嚼字式的彫蟲小技,都是誤導」。 世界都在看中國,可看到的都是這樣的東西,他希望「有良知的文化人把這個現象扭轉過來,成長的年輕人,包括富裕起來的人如何尋找人生方向,人文目標都需要瞭解真正的中華文化,這些問題已經很迫切」。

中華文化史上的黃金時代是唐宋

余秋雨看過170種對文化的定義, 他簡而蓋之:「文化是一種已經變成習慣或即將變成習慣的精神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文化由祖先傳下來,包含了古人對後人的生活方式及道德價值觀的規範和設計。

余秋雨以文化的觀點分析中國從春秋到明清,他認為中華文化史上的黃金時代是唐宋。他不以政治軍事輸贏為衡量,以精神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觀點衡量,他分析唐朝,從李世民先學習道教,又接迎玄奘傳佛法,整個唐朝民風和樂自由,還收留包容波斯等地各個信仰群落,讓他們在長安安居樂業,不僅化解了當時他們彼此的紛爭﹐還讓他們在長安和睦相處。

余秋雨根據史書舉了一個例子,來管窺當年長安城的繁華﹕當時「東市朝門外半夜一場大火,燒掉了街邊2200多家商戶」,在長安並非鬧市的地方,竟有如許多商戶,古長安之繁榮,可見一斑。余秋雨說唐太宗貞觀四年時,全國的死刑犯只有29人,可以說是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盛唐時安民樂道、政通人和,亦由此可推見。

宋朝在歷史上常被人看作是積弱的時代,但余秋雨認為宋朝是唯一以文化人的學術地位任相應官職的朝代,自趙匡胤始,宋朝文人幾乎無一因有不同意見而被殺。司馬光是學術泰斗,官拜宰相,學人參政,民間文風自在、商業繁榮、國庫充盈,雖然宋被元朝所取代,但同期歐洲,世界各國都不敵元兵鐵騎戰術,所以不能單單用軍事眼光衡量宋朝人文在歷史上的作用。宋朝出現的繪畫文物和科技,都是世界級寶藏,後代都未超越過他們的成就。

對文化復興的思考

在對中華文化五千年仍保持活力是因為注入什麼樣的元素探討後,余秋雨也指出目前一些缺點,中國人的文化在宮廷和家庭的忠孝方面有許多規範,但今天的人們對公共空間的行為規範卻缺乏瞭解,譬如去歐洲的大陸旅行團的隨地吐痰,公共場合旁若無人高聲談話,對在公共空間缺乏瞭解。

余秋雨舉例說國內對熟人、朋友關係打理得不錯,但對素昧平生的人就差的很遠,可在西方文明社會,殘疾人、老人、孩子都是人人呵護的對象。余秋雨說,也許可以說中國人對在公共空間如何考慮他人和人道關懷缺乏瞭解。

余秋雨還提到﹐中國人的實證意識不夠,倘若有謠言製造出來,很少有人認真考證後下結論,是非感不強,以訛傳訛,這樣謠言一出來就成功一半了。關於假熱烈、假歡慶、以及假藥、假包子等假現象,他認為在某種程度上說,是虛假的文化支持了這些虛假。

對未來,余秋雨說,寄望獨立的文化人越多越好,「有勇氣在公共領域運用智慧」,獨立的藝術家、獨立的文化人,但這些並不容易,需要承擔。余秋雨說當初既不是代表,也不是委員的他,遇到謠言時,才體會到什麼也靠不到,什麼也解釋不清的境遇,但承擔過後,他認為文化創造需要生態獨立的文化人,他相信獨立的文化人會越來越多。

余秋雨舉例說,即使傳統文化幾乎被摧毀殆盡的文革中﹐也會留下他和其他少數文化人一樣,他們成為種子,在之後繼續傳播。他認為優秀文化可以開花結果,也可以成為社團群落,他也寄望更多文化人投入文化產業,擺脫政府威壓的局面。他說像紐約百老匯秀,像韓國文化產業都很成功,如果多一些像這樣的文化產業,中華文化復興的局面就會更實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F1賽車法拉利2007年新車全球首度試車
史前館百年觀點和馬蘭三勇士兩大特展登場
史前館百年觀點和馬蘭三勇士二大特展登場
南非2宗車禍40多人傷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