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鄱陽湖 追溯白鶴陣淵源(下)

黃俊賢(台灣)撰文∕宮正(中國大陸)、黃俊賢攝影

標籤:

轉載自《新紀元周刊》第34期【自然生態】欄目

在中國,白鶴被尊稱為仙鶴,是吉祥、長壽、高雅、華貴的象徵,白鶴有著高雅的體態、優美的舞姿、如笛般的鳴聲,「鶴舞、鶴鬥」更是難以描述的自然奇景。

重要溼地 珍禽與人類共享

鄱陽湖的度冬白鶴群自此受到國內外的一致認定與保護,奠定了世界六大重要濕地之一的地位。一九八三年鄱陽湖國家級候鳥自然保護區正式建立,二○○二年冬創下最多紀錄四○四○隻白鶴來此度冬。這裏成為全世界唯一可以見到上千群的白鶴並拍下他們珍貴身影的地點了。在這裏看到真實的鶴舞、鶴鬥場面,也讓我明白了白鶴的美麗與獨特。


鄱湖月夜「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蔽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這是詩人對鄱陽湖保護區珍禽候鳥壯麗奇觀的讚譽。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最大的特色是季節性變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上承江西省內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匯集而成,每年春夏之交,湖水猛漲,鄱陽湖面積可達三千九百平方公里;但到了冬季,湖水劇降,湖面驟然縮小,面積僅有一百四十餘平方公里。


鴛鴦齊飛。婺源是亞洲最大的鴛鴦越冬棲息地,數量最多可達兩千多對,是觀賞鴛鴦的絕佳地點。

鄱陽湖國家級候鳥自然保護區位於大鄱陽湖區域的西側,總面積為二萬二千四百公頃,以千年古鎮——永修吳城鎮為中心,由大湖池、常湖池、象湖、中湖池、大汊湖、梅西湖、蚌湖、沙湖九個湖泊構成,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水落灘出,各種形狀的湖泊星羅棋布,草州溼地上紅花、蘆葦、綠草構成紅白碧綠一片片之美景,灘裏更遍佈各樣的水生植物、魚蝦與浮游植物等,如同候鳥們北方繁殖地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批來自內蒙古大草原、東北沼澤和西伯利亞荒野的珍禽來此越冬。


鄱陽湖是白鶴與人類共同的資產與家園。


江西鄱陽湖斑魚狗漁舟之候。

鄱陽湖保護區鳥類估計有三百一十種,越冬候鳥種類之多以及為數眾多的珍稀瀕危鳥類都是國內外罕見的。除了是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鶴群體所在地,也是世界上最大鴻雁群體所在地,鴻雁數量可達十萬隻以上。其他如白枕鶴、白頭鶴、灰鶴、東方白鸛、黑鸛、小天鵝、白額雁、白琵鷺等五十多種珍稀鳥類,於我們拍攝的十一月中旬期間累計已超過廿萬隻來到這裏度冬。


白額雁。

「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蔽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鶴飛千百點,日沒半紅輪。」這是詩人對鄱陽湖保護區珍禽候鳥壯麗奇觀的讚譽。

不當開發 鄱陽湖即將消失


擱淺漁舟無奈的訴說,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面臨消失的命運。

保護區的官員指出,大量候鳥聚集自然保護區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保護區內加強保護,嚇阻盜獵行為發生,吸引了不少候鳥,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受周邊湖區乾旱影響,一些分散其中的候鳥,逐漸向積極控制水位,使得水草生長相對豐富的自然保護區內聚集。

鄱陽湖正面臨著百年大旱!


湖心觀察。遭逢百年大旱的鄱陽湖,水位漸退漸遠,讓初次到訪的我們,驅車於過去的湖面上觀察遠方的鶴鳥。

連日用吉普車載著我們協助拍攝的周飛龍站長表示:「您們是有史以來第一批踏上湖中心的人!現在踏著的土地,我在這裏服務這麼多年也是第一次能開車下來。」陪同我們攝影的江西攝影協會榮譽主席宮正先生也說:「很懷念兩年前還能搭船於水上拍攝鶴與人類家園的感覺,往後也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白鶴沖天。

過去冬天湖水就是少,到大湖池對岸的水閘口拍鶴仍必須搭船前往,現在卻得由吉普車奔馳於大片崎嶇、乾枯、龜裂的土地上才能到達,親身踏在湖底實在很難想像過去這裏竟然是無法踏足的湖水區域。因為湖水退得遠,過去觀鶴拍攝的距離約在二百米,如今已退到四百米以外。證明了水是一天比一天乾、一年比一年少,候鳥在這裏的覓食與棲息環境越來越縮小。

近年來,過度挖砂、盜獵與人工圍墾是另外的大問題。

1.過度挖砂

採砂船水下採砂,破壞了魚類的迴游通道、產卵及生存空間,導致漁業資源日竭,贛江上沒日沒夜往返的運砂船說明了一切。魚沒了,候鳥沒了食物,濕地的生態食物鏈將被打斷。

2.盜獵

鄱陽湖罕見的乾旱低水位讓湖區周圍五萬多名沒有田地的漁民生活更為困難,一條漁船出湖半月只捕了十公斤魚,還不足漁船的柴油錢。生活陷入困境的漁民,面對盜獵集團高價收購候鳥的行為,難保不會興起盜獵珍稀候鳥之行為(據聞,一隻小天鵝的售價在人民幣五百元,那可相當於當地漁民現今一個月的收入)。

3.人工圍墾

人工圍墾導致湖泊面積不斷縮小,鄱陽湖現有面積比一九五四年已減少了一千四百多平方公里。

同時因為長江下游普遍乾旱缺水,有關單位正評估將鄱陽湖「圍堤固壩」,成為深水積蓄湖,作為販售水資源及其他經濟用途。許多的危機讓鄱陽湖這個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或許在不遠的未來成為「生態死湖」,世界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亦將頓失這難得的棲息地。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不斷變暖,科學界預計,白鶴繁殖地的北極圈苔原將減少百分之七十,對這地球上生活了六千萬年,堪稱是鳥類「活化石」的物種更是嚴苛的考驗。@* 

更多圖片請至﹕Hsien’ 野生世界攝影 (http://hsienwildlife.blogspot.co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阿里山鄉山美村多烏蝴蝶谷
石碇封溪三年護魚有成  將開放垂釣三個月
台保育類熊鷹紀錄片耗時八年 將正式對外發表
搶救生物多樣性 瀕危動物名單添兩百個物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