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佛塔的國度 緬甸話風情(十三)

與世無爭的茵萊湖

意文/ 撰文、攝影

人氣 8

茵萊湖位於緬甸東枝(Taunggyi)西南方三十公里處的嬝雪山谷(Shwe Nyaung Shwe Valley),Inlay的In是緬語數字的4,Lay是湖,原是由四個小湖泊匯成的天然高山湖泊,細長型的湖面,南北長達二十二公里,東西向最寬處只有十公里,湖面標高海拔2900多公尺,深度卻只有兩至九公尺,面積158平方公里,是個淺碟型的淡水湖。近年來湖水乾涸,湖面也縮小了。


茵萊湖

湖上有著17條小支流,二百多個水上村落,彼此間有大小水道相通,每條水道各有名字,水道口標示著通往的村子及公里數。船隻是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馬達船船身狹長,船頭高高翹起,重心落在後半段,觀光船有座椅能坐五人。船隻從廣闊的湖面慢慢駛進小村落中。


交通工具


放學回家了

湖上居民的房屋是用四根高腳木樁建在水中,鋪蓋木板和芭蕉葉建成高腳屋。茵萊湖的撣族仍過著十分純樸的生活,居民以湖為維生的依靠,無論煮飯、洗衣、洗澡,都取用茵萊湖水。除了捕魚,也在浮島菜園種植,養蠶,紡織,打鐵,造紙和從事金銀首飾的製作。習慣在船上搭載蔬果及日常用品,成為水上市集。


水上人家


水上人家

茵萊湖周遭陸地為火山岩地形,土地稀少又貧瘠,他們在水上用泥漿、海草、風信子混合後成為肥沃養分的土壤,利用竹子插入湖底固定製造「浮田」,如此便可以在浮田上種植蔬果,稱之為水上菜園,據說全緬甸的番茄有一半以上都是產自這裏,是最主要的農作物。


蕃茄園

水上人家 長頸族

長頸族居住的村寨,充滿著神秘的氛圍。因許多年輕一輩的人,漸漸不願意自小戴上銅環,致使現今長頸族在緬甸剩下200人左右。她們以脖長為美,脖子上套著一個閃閃發光的銅圈。從五六歲起就開始在脖子上一年套一個銅圈,使自己的脖子拉長。最長的達到70釐米。長頸人洗浴時,將稻草塞進銅圈內拉鋸擦洗。 對長頸族來說,她們除了戴頸環增長頸項,也在頸環上裝飾銀鏈、硬幣,據說那是美麗、財富和地位的象徵。


長頸族

茵萊湖上的小木伐如同茵萊湖一樣,窄而且長,在湖上行走便輕飄而靈巧,像極了一葉扁舟。不論男人、女人及小孩站在船尾,靠手中支撐竹竿的力量,再用左腳支撐身體用右腳勾住槳來划船,如同在路上行走自如。這項絕技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已成了茵萊湖的獨特標誌。


單腳划船絕活

水上民族過去還有「水葬」習俗,即在棺材上鑿一些小洞,沈棺入水,用屍體來養魚,等一段時間之後再撈棺捕魚,形式特殊。

捕魚是用一個錐形狀的大竹簍,將寬口朝下放入水中,再把槳插入竹簍內戳動,嚇得魚兒驚慌四處逃竄而卡在竹簍上,魚就手到禽來了。捕漁郎悠閒的用腳划著船,用簡單的漁具捕魚,一副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模樣,羨煞人,也為茵萊湖平添了一分吸引力。


補魚工具

居住在茵萊湖中的飯店,是一項獨特的經驗。天色一暗,時間如同靜止般,偶爾有小舟經過,徹夜只聽到蟲鳴及絲絲水聲。因全緬甸電力不足之故,11點後就中斷電源,只在床頭備有一小手電筒。沒有電視,沒有街市,沒有咖啡館,沒有任何熬夜的理由,就寢是唯一的選擇。上半夜平靜得迷人。遼闊的湖泊與世無爭地隱匿在深山翠谷中,黑夜中充滿了神祕。


湖中飯店

午夜後下起雨來,落在茅草屋頂和下到湖上的聲音,以及不時被風吹開的窗子,像颱風一樣,感到四隻腳的高腳屋好像隨時就要漂走一般可怕。

近年絡繹不絕的遊客侵入茵萊湖居民的生活,但他們卻絲毫不受干擾,仍然保持在寧靜恬適、在如夢幻仙鏡的環境中,簡樸地生活著。這一獨特的景致,與文明世界的繁華大異其趣,更是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在這湖上住一兩天,遠離電視與手機,感受一下世外桃源的氣氛,畢生難忘。@*(全文完)


茵萊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探訪佛塔的國度  緬甸話風情(三)
探訪佛塔的國度  緬甸話風情(四)
組圖:探訪佛塔的國度 緬甸話風情(五)
組圖:探訪佛塔的國度 緬甸話風情(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