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醫藥學的「形與神俱」命題

人氣: 341
【字號】    
   標籤: tags:

《黃帝內經》從生理學角度出發,認為人的形體與精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形體產生精神,精神與形體有機結合,相伴相隨,俱往俱來,俱生俱滅。《靈樞·天年篇》曰:「人之始生……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捨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人的生命是父精母血媾和而成形體,得神則能生存,失神就會死亡。血、氣、營、衛調和通暢地營運於五臟,產生各種生理功能(包括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就是「神」,「神」由心來具體主持,並且神中的魂魄等具體職能都完備、完善,才能成為真正的人。《素問·上古天真論》把這種血、氣、營、衛、五臟等物質生成神、魂、魄,而魂魄等神又與形體相伴相隨的關係,概括為「形與神俱」,形成了中醫藥學的「形與神俱」命題,確立了中醫藥理論的唯物主義形神觀念。

  形者神之質 神乃形之用

  形是神的主體、實體,而神祇是形的一種屬性和作用。《黃帝內經》雖然未能從哲學角度總結形神關係,而是由南北朝的范縝在《神滅論》中提出「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但《黃帝內經》卻從生理學角度為其提供了大量的科學依據。

  《黃帝內經》認為神(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是由五臟而產生,是五臟的生理功能。《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素問·宣明五氣篇》說:「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明確指出人的神魂魄意志與五臟相關。

  在五臟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之間還存在精、氣、血、津液等生命物質這一中間環節。《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闡述了水谷精氣營養五臟,五臟功能正常,氣、血、津液和調,「神乃自生」。《靈樞·平人絕谷》說:「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水谷精氣不斷的生成和被利用,保證了五臟功能正常,血脈充盈調暢,精與神的運動就能維持,所以《黃帝內經》把「神」,直接判斷為是「水谷精氣」。又說:「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榮衛血氣之盛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神者,正氣也。」

  《黃帝內經》把神說成是「水谷精氣」、「血氣」、「正氣」,實際上指出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是一個複雜的生命運動,神不但是五臟之心、肺、脾、肝、腎的生理功能,而且還取決於水谷精氣、血、津液、正氣等多種因素。是水谷精氣、血、津液、營衛等生命物質,營運於五臟,保證五臟功能正常而產生了「神」。

  《黃帝內經》把水谷精氣、血、津液、營衛等物質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間相互為用關係概括為「精神」二字。因此,《黃帝內經》中諸多的精與神二字連用,並不是現代漢語語義中的精神含義,而是概括了精與神間的運動。《素問·湯液醪醴》說:「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神不使也。……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營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精神不進」是指精氣與神之間的內在運動止息,即精與神間相互為用終止。

因此,才有理由可以把精神二字拆成「精壞神去」。又如《靈樞·大惑論》說:「心者,神之捨也,故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指出幻視、幻覺之類疾病是由於「神精亂而不轉」所致。精神二字可以顛倒其序,成為「神精」。「不轉」,就是不運動。所以《大惑論》唯物地解釋了幻視的病因病機是精與神互用關係失調,不能相互轉化。至此,我們就可以完全理解《素問·上古天真論》描述「至人」的養生方法「積精全神」了。

  總之,《黃帝內經》認為精能充形、養形,形者神之宅,神乃形之用,形神相俱,精神互用。

  形神互用、互制

  首先,形體強弱直接決定精神的盛衰。《靈樞·營衛生會》說:「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指出人在壯年時,血氣旺盛,身體強健,因此白天精神飽滿,夜間睡眠也好;人到老年時,血氣衰退,身體衰弱,因此白天精神不振,夜間睡眠不好。可見,身體狀況決定精神狀況。此外,五臟的功能正常與否也直接影響著精神:「肝藏血,血捨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藏脈,脈捨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捨也,其髒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雖然《黃帝內經》對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產生的具體器官模糊不清,對大腦的功能缺乏深刻認識,但五臟功能影響著精神活動及精神狀態,時至現代越發成為不可輕意否認的事實。因此,五臟功能直接決定精神活動,「府精」方可「神明」。

  其次,《黃帝內經》認為精神也可反過來影響形體,精神狀態能影響人的身體狀況。《素問·移精變氣》說:「往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內無眷慕之累,外無伸宦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分析了古人病種簡單的原因是很少有精神因素的影響。《素問·湯液醪醴》說:「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指出精神因素影響疾病的愈後。

《素問·生氣通天》的「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都反映《黃帝內經》對精神反作用於形體的認識。

  《黃帝內經》基於形與神之間的互用、互制關係,在治療疾病和養生方面認為,調神可以健形,刺形可以調神。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方面的失調,可以通過調理五臟功能和人體精氣(包括血、氣、營、衛、津液、水谷精微等)的質和量來加以調控。《靈樞·根結》說:「故曰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

  調節精神活動可以養生健形:「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由此可見,「形與神俱」命題引導中醫學探討了形與神、精與神間的生理、病理聯繫,進而應用這些認識干預和預防疾病。

文章來源: 華夏中醫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