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IC通路業 再吹整併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柯力心/專題報導 「大者恆大、通路為王」,在通路相關產業可說是金科玉律,應用在台灣IC通路產業應該也不足為奇,尤其日前友尚(2403 )宣布併購建智,正是台灣IC通路產業再吹整併風潮的寫照。

友尚併購宏碁(2353 )旗下的IC通路商建智科技,將以1股友尚比1.4224股建智的換股比例,同時搭配現金8.33億元的方式,取得100%建智的股權;而宏碁也因此取得友尚9.4%的股權及一席董事席位,並將友尚納入泛宏碁集團的一員。

建智原本由宏碁的電子零件事業處獨立出來,以大中華區電子零件代理行銷服務為主,主要產品代理線包括英特爾(Intel )、德儀(TI )、Conexant等;主要業務則是代理個人電腦、工業電腦與有線及無線通訊領域所需的各類晶片組與記憶體組件產品。

友尚過去的主要代理線包括Samsung(三星 )、STM(意法半導體 )與Fairchild,主要偏重在通訊相關產品,其中三星占營收比重達六成。友尚併購建智後,新友尚的代理線將涵蓋全球前四大半導體廠商,過去友尚在通訊產品線具有的優勢,未來也將延伸到個人電腦方面的產品,進而發揮互補的綜效。

友尚執行副總經理李振福表示,包括廣達(2382 )、緯創(3231 )等宏碁產品的主要代工廠商,都是友尚現階段的客戶,因此友尚併購建智,可說是互蒙其利。此外,此次併購對於友尚股本擴增的幅度有限,以建智過去的獲利水準,對於友尚今年的獲利將有不錯的提升貢獻。今年不僅將躋身亞太第三大IC通路商,全年的營業額也會挑戰1,000億元的目標。

市場人士分析,兩年前世平和品佳合組的大聯大(3702 )控股集團,對國內的IC通路產業投下強力的震撼彈。然而大聯大端上檯面,在當時為電子產業全新的整併模式,並無先例,因此同業對於可能產生的成效,大都以觀望態度為主;不過,經歷達兩年的整合、磨合過程後,大聯大已經逐漸展現實力,近期市場已願意給予較大的本益比,股價也從最低點不到10元價位,上漲近一倍。

在大聯大出現前,友尚是台灣第二大通路商,僅次於世平,世平與品佳聯合組成大聯大控股公司後,一躍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IC通路商,也讓友尚相當心急,因此多年來積極洽談適合的合併對象,如今遇到建智,終於水到渠成。

大者恆大 好對象尋尋覓覓

記者柯力心/專題報導

台灣IC通路產業去年成交的合併案,大致是Arrow與奇普仕(3020 )、詮鼎〔6159〕與振遠兩例;但是大家在檯面下,並沒有停止過尋找「好對象」可能性。

IC通路業者表示,樂於看見台灣IC通路產業往整併的方向發展,因為當IC通路商彼此的經濟規模都夠大時,在相互制衡下,較不會有偏離市場秩序的現象發生,未來產業整合、合併的情況,只會源源不斷。

市場人士指出,目前IC通路產業已逐漸形成完全競爭開放的市場,除非有效維持利基優勢,確實掌握部份深具特性的高毛利市場區隔,否則就要不斷擴大營運的經濟規模,採取集團資源整合互補的策略;這也使得一般小型的IC通路商,很難在IC通路產業久存。

不過在整併過程中,所代理的原廠態度才是關鍵,有時候原廠會擔心,IC通路商過去的專心一致,合併後資源會不會因此而分散,或者是合併雙方的代理線屬性相近時,是否會造成敵對的產品線相互排斥?

因此,除了運用購併方式擴大公司規模外,大聯大或詮鼎,其實是透過設立控股公司的概念,將合併進來的公司在集團底下獨立運作,各自的代理線也都由原經營團隊負責照料,如此在原廠方面產生的衝突狀況,也會較為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首屈一指的IC通路商Arrow在2006年初正式入主奇普仕後,目前持股比重維持在70%左右,市場上也不斷傳出,Arrow有意在台灣的IC通路市場上尋找新的合併目標,繼續擴大在整個亞洲地區的營運規模。

IC通路商紛跨足醫療器材

記者柯力心/專題報導

除了台灣IC通路廠商彼此整併的風潮外,敦吉(2459 )、所羅門(2359 )近來有志一同,看好健康醫療相關市場的潛力,紛紛宣布將跨足醫療器材領域。

敦吉日前斥資5,000萬元,取得怡安醫療器材3,264張股票,佔怡安實收股本比重為51%。敦吉說明,由於醫療器材產品的生命週期長、區域市場興起及全球高齡化人口增加,均有利於醫療器材產業的穩定成長與發展。

敦吉表示,公司以目前既有的精密模具、成型、組立等製造技術,加上人才資源的整合,希望藉由異業的合作,快速、有效地進入醫療器材產業與市場。

至於所羅門,董事會也通過與100%轉投資的子公司隆門科技公司合併案,預計合併基準日為今年4月1日。所羅門指出,透過此合併案,隆門為消滅公司,所羅門則增設「醫療器材事業處」,著眼於隆門公司在醫療器材領域的產品及市場開拓已經耕耘多年,將逐漸展現成效,併入所羅門後,應該會產生整體資源整合、擴大營業規模、發揮企業經營效率等綜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