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一些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加大

標籤:

【大紀元4月1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2007年4月10日華盛頓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星期二表示,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受到有利經濟前景的支撐,但是一些金融市場的風險有所加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半年一度的《國際金融穩定報告》中說,有利的國際經濟前景,特別是歐元區以及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新興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繼續為全球的金融穩定提供堅實的基礎;但是,由於內在的風險和條件從2006年9月以來有所轉移,因此,一些市場的發展動向值得引起關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和資本市場部負責人卡魯阿納在華盛頓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這一期報告最重要的信息是,國際金融穩定仍然受到有利的經濟前景的支撐。但是,儘管全球經濟增長堅實,自從去年9月我們發表了上份國際金融穩定報告以來,我們看到一些領域存在風險。”

*美國次級房貸市場的迅速惡化*

卡魯阿納說,儘管宏觀經濟以及新興市場的主權借債方所面臨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但是,市場以及信貸方面的風險有所加大。

他特別提到了令他們感到關注的三個風險。

他說:“第一,美國次級房貸市場的迅速惡化使人們擔心其他市場也會出現借貸標準放鬆所帶來的類似疲軟。儘管次級房貸市場在整個美國房貸市場中只占14%,在風險第二大的ALT-A房貸市場中也能夠看到信貸惡化的情況;另外,美國次級房貸市場信貸質量的下降也擴散到受到這些貸款抵押的證券市場,從而影響到範圍廣泛的投資人,包括國際投資者。”

不過,他也表示,所幸的是,風險房貸市場出現的問題對美國經濟的整體影響看來受到遏制,因此不太可能對美國或是其他國家造成嚴重的系統性的威脅。

*槓桿收購的迅速增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感到關注的第二個風險是私人直接投資基金和槓桿收購的迅速增加可能引發的問題。卡魯阿納說,長期的低利率以及公司的良好盈利推動了槓桿收購的高潮,但是,這些公司負債過多以及借貸標準的削弱加大了信貸紀律被削弱的擔憂。他說,如果一些大的槓桿收購交易遇到麻煩,可能會引發更大範圍的風險重估。

為了更好地應付這個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和資本市場的副主任Hung Tran對各國政府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從金融穩定的角度來看,我們敦促所有主要市場的監管者確保借貸者以及在他們地區投資的投資人進行盡職調查,確保這些投資的信貸質量符合標準。”

*國際投資人的鋌而走險*

第三個風險是國際投資人為了追求高額利潤而不惜承擔過大風險。報告說,一些新興市場的資本流入出現了快速增長,這一方面反映了這些國家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但是也反映了成熟市場的低利率刺激投資人為了追求高額利潤而鋌而走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在全球最發達國家星期五舉行會議以及世界銀行和基金組織召開春季年會前夕發表有關國際金融穩定報告的。預計工業化國家的財政官員將討論如何減少對沖基金的快速增長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的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建議這些秘密操作、基本上沒有得到監管的高風險投資基金需要加強透明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渣打研究指台灣房價平穩  學者提醒過熱疑慮
花旗銀行宣布購併華僑銀行 早上舉辦記者會
台花旗銀行購併華僑銀行
天達蘇達輝看好日本.歐洲.美國和新興亞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