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言:「溫家寶新政」擋不住紅朝的墜落

心言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3日訊】最近,溫家寶獨樹一幟的發表了他的個人政見,雖然仍然高舉著「社會主義」的幌子,但和中共原有的標準式教條相比,的確與眾不同。從溫家寶的個人性格來說,他顯然不是要樹立個人的威望,此舉無疑是要在「兩會」之前,用政府的新形象吸引民眾的眼球,讓中國人民對走過場的「兩會」重新燃起希望。

其實,溫家寶的「新政」顯然是胡錦濤的授意,只是「兩會」之時,由政府來發聲顯然比背後的中共中央更合適些,這樣高調的「新政」無非是要試圖挽救搖搖欲墜的中共政權,然而歷史的洪流已不可阻擋,中共自身的本質早已決定了其分崩離析的宿命。

溫家寶無疑是中共多年來欽定總理中最有學識也最低調的一位,近年來在中共內部權斗空前激烈的情況下,這大概也是他能夠成為政府總理的主要原因,但他一些「超前」與「出格」的做法,仍然使他難以適應中共異常險惡的官場。他一系列「學者型」的經濟調整戰略,因觸動了各諸侯的官場利益而受到公開的指責和抵制。

早在中共的16大前,當時任副總理的溫家寶曾向政治局主動請辭,就是因為他主抓的工作屢屢衝擊了原有的官場利益,多次遭到了內部的拆台,於是他心灰意冷,更擔心遭人暗算,不得不選擇退出官場,顯示了他的學者作風對中共官場的極不適應。

想想溫家寶的前任朱熔基,同樣是頗有才幹的,表面上是因為他的鋒芒畢露而最終不得志,但實質的原因恰恰在於他的行為處事方式與中共官場格格不入。想當年,同樣在「兩會」的記者會上,朱熔基豪情萬丈,要下「刀山火海」,準備「死而後已」,不少中國人為之動情,並寄予厚望,海外媒體更是對之親睞有加,稱之為中國的「葉利欽」。

可是,朱熔基卸任之時,卻以一句「問心無愧」表達了內心的萬般無奈。他訪美之時的巨大光環迅速的消失了,「三年解困國企」的諾言再也不提了,張揚的個性忽然成了沉默寡言,「刀山火海」沒有闖過去,最終也沒能「死而後已」。中共的官場容不得這樣的國之棟樑。

今日的溫家寶正在重複著朱熔基的故事,而且正值中共迅速墜落的時刻,也是權斗最為激烈的時刻,溫家寶更無機會去實現他個人的抱負。今天,在中共的權斗歷史上,出現了從來都沒有的膠著狀態,中共能真正控制軍隊和大部份實權的元老級人物基本不存在了,一些稚嫩的後生小輩各據一方,誰都沒有絕對的實力真正登基服眾,這樣的混亂形勢下,溫家寶似乎比朱熔基更加身不逢時。

中共的官場結構是拉幫結伙的幫派式組織,而不是人民選舉出來的,所以中共的官場永遠是把權力和自身利益作為核心目標的,溫家寶和朱熔基這樣為民請命、不計個人利益、鞠躬盡瘁的官員當然是官場的另類,他們最後不得不及時身退,以免身敗名烈,也許就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今天,溫家寶這樣反常的高調,必是胡溫已經無計可施,他們擺平不了對手,又不想讓中共政權這樣隨風而去,他們把個人的抱負寄托於病入膏肓的中共,不能不說是他們無奈人生中的一大悲劇。他們的內心很清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因為他們現在身居中共的高位,不得不做最後一搏。

然而,中共紅潮已經注定要墜落,他們挽救中共的「新政」舉措根本無濟於事,只能導致中共內部的新一輪爭鬥,從而加速中共在爭鬥中更加迅速的土崩瓦解,他們的抱負注定無法通過為中共續命而實現。

胡溫只有唯一的機會,那就是像前蘇共那樣和平的自我解體,他們才能在中國人民面前樹立起真正的威望,才有機會實現他們為國為民的報負。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和普京本都是從共產黨內部走出來的,他們成為了國家的功臣,而這一切都是在共產黨解體之後。

如果說近百年前,「十月革命」的炮聲帶來了肆虐中國的紅禍,那蘇共已經解體16年後的今天,胡溫真正應該考慮的「新政」,應該是立即結束這個中國歷史上短命的紅朝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軍轉幹部致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的一封信
溫家寶發表署名文章 暗示100年內中共無民主計劃
溫家寶為甚麼要發表個人政見的說明書?
溫家寶談初級階段和社會主義民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