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前教長認為大學應助弱勢學生發展 非就近入學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5日報導】十二年國教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五日電)教育部有意協調綜合大學釋出部分名額提供鄰近社區學生申請就近讀大學,協助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順利推動的傳聞甚囂塵上,雖然教育部澄清沒有定案,但多位前教育部長都認為大學應幫助各地弱勢學生發展,而不是辦理就近入學。

教育應發揮社會公平正義,大學教育也不例外,清華大學甄選各高中推荐具潛力學生的「繁星」招生計畫,獲教育部肯定並推廣到政府補助邁向頂尖的十二所國立大學同步實施,也獲社會好評,但如果從照顧弱勢的角度,將計畫擴及照顧學校鄰近社區的弱勢學子是否可行?歷任教育部長則有不同的見解。

毛高文、郭為藩、吳京、曾志朗、黃榮村等前教育部長都讚揚大學繁星計畫,認為可擴大辦理,但也憂心辦理範圍仍有極限。毛高文認為這項計畫也要觀察錄取學生的表現,在計畫實施過程,校方要照顧、輔導學生,如果計畫規模太大,大學會很難做。

毛高文認為,篩選出家貧、無法念大學,但本身有潛能的學生,提供他們上大學的機會,即使是念遠地的大學也一樣會有很大收穫,不必一定要就近讀大學。曾志朗也認同此一觀點,他指出,教育部應尊重大學招生自主並鼓勵大學用各種方式選出弱勢學生,繁星計畫可擴大辦理,但應納入熱門學系。

郭為藩說,大學如何協助十二年國教推動,是可以研究的方向,但撥名額限收鄰近社區學生,在外國並沒有前例。他指出,美國有短期社區學院讓社區學生就近入學,念兩年若成績優異才有機會轉進大學。

郭為藩認為教育部規劃時,應該考慮想就近讀大學的學生,意願還是在明星學校。黃榮村也有相同看法,認為問題還是在明星學校,他指出各大學在十二年國教社區化方面可盡一點力,但不一定要明星大學。

現有一百四、五十所大學校院,黃榮村認為應至少有上百所學校可以協助十二年國教社區化的推行,其實,即使是國立台灣大學在全國選才,也一定有相當比例學生來自台北縣市,相對而言早已有社區化功能。

郭為藩則指出,教育部若要協調大學釋出部分名額協助社區學生升學,要考慮是「競爭式入學」或「門檻式入學」,他認為以台灣傳統是競爭式升學的國情,門檻模式實施起來有困難,教育部應深入研究如何施行。

吳京認為,大學選才應該多元化,不可侷限於明星高中,繁星計畫讓大學跨出一步,招收到各地區有潛力的高中畢業生,令人讚揚,美國已有類似做法。

他說,近年美國有些大學如維吉尼亞、哈佛等大學統計學生家庭收入發現平均收入逐年增加,但美國經濟並不好,顯示貧窮家庭孩子進入大學的機會愈來愈少於富裕家庭的孩子,哈佛校長稱這是國家危機,因此,派招生專人到偏遠鄉區幫助學生填入學申請書,維吉尼亞大學更是下鄉廣泛尋求有潛力的學生。

吳京強調,辦教育要注重使社會階層流動、使弱勢孩子能出頭的社會責任,但大學除了教育同時涉及學術發展,所以大學應發展為全國性甚至是國際化的學府,不應像辦國民教育般要社區化,因此,大學招生要注意不可辦成「地區大學」。

歷任教育部長都認為大學教育的社會公平正義仍有其極限,教育部推十二年國教想舉大學這顆棋子時,若從大學學術發展角度考量,則應謹慎出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