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四十年報禁 走過棍子與胡蘿蔔的年代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三十一日電)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在台灣實施戒嚴,也對台灣人民進行「給棍子」和「給胡蘿蔔」的雙重「思想控制」,對報紙出版實施將近四十年的報禁政策,不論是報紙張數、發行資格、印刷規定,都是今日的年輕讀者難以想像的層層限制。

回顧台灣報業歷史,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隔年(1950年)在台灣實施「戰時節約用紙辦法」,限制報紙發行張數為一張半,1951年實施「限證政策」,算是報禁的濫觴,1957年發行張數增為兩大張,1966年擴大為兩張半,1969年成為三大張,一直到1988年報禁解除前,各家報紙發行張數都限定為三大張。

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鄭自隆接受專訪表示,在戒嚴年代,報紙是統治者重要的統治工具,也是一種文化霸權 (hegemony),執政當局採取「給棍子」和「給胡蘿蔔」的策略控制報紙、箝制輿論。

鄭自隆說,所謂的「給棍子」策略包括國民黨在二二八事件時,逮捕《民報》社長林茂生及總編輯、總主筆等人;《公論報》社長李萬居在1960年前後參加領導新黨運動之際,國民黨藉由購買增資股權以及司法手段,逼迫李萬居交出經營權等情事。

至於「給胡蘿蔔」,鄭自隆說,報禁解除前,執政當局以實質或象徵的益處收編當時的大報,像是聯合報系及中國時報創辦人都曾是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翁秀琪接受訪問表示,報禁當時,中國時報老闆余紀忠和聯合報老闆王惕吾都是國民黨中常委,每週三到中央黨部開會,社論和輿論方向上,大多會配合國民黨的政策方針;中央日報則是黨報,中央通訊社也是國民黨的媒體,所以有學者稱當時的媒體為「伺從媒體」。

翁秀琪說,報禁解除後,特別是兩千年政黨輪替後,中央日報不復存在,但中央社國家化了,反倒是中國時報因為購買三中,在輿論方向上,替代了當年的中央日報,成為「準」黨報;至於壹週刊和蘋果日報在台發行,對於整體媒體生態產生重大影響。

戒嚴時期的報禁政策,主要有「三限」,除了限張外,還包括限證、限印;其中,限證是指限制報紙登記發行,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主任郭良文表示,報禁時代實施限證,全台只有三十一張報證。限印則是規定印刷報紙只能在同一個地方,不得跨地印刷。

資深媒體人、公共電視總經理胡元輝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戒嚴時期的報紙張數少,內容自然比現在少得多,報導內容也多與黨國、政治有關。

他說,儘管當時報導內容多與政治相關,少見民生、財經新聞,但在戒嚴時期的政治氛圍下,報導內容仍不能觸動當局者的政治敏感神經,像是鼓吹台灣獨立、街頭運動、主張制定新憲法,都屬「碰不得」的議題。

根據當時的法律,這些言論涉及「煽動叛亂、顛覆國家、違背國家統一」,一不小心,報社就會遭到停刊的命運,更有新聞工作者因報導而入獄。

胡元輝回憶,儘管報禁直到1988年一月正式解除,但報禁解除只代表法制鬆綁,事實上在報禁解除前幾年,許多主張街頭運動、對抗威權體制的民間輿論已經「管不動了」,有時報上出現比較「敏感」的言論,警備總部雖有象徵性的「取締」,也包括派人到報社「關切」或「軟性威嚇」,但這些動作也只是「做樣子」的警告性質。

國民黨政府於1987年七月宣布解嚴,1988年一月一日報禁開放正式生效,接受新報紙登記及增張;根據統計,1998年全台共有八百八十三家報社,其中四百三十五家是每天出刊的日報,其他是每兩天至每週出刊的報紙。

報禁解除後,台灣報業發展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但是隨著電視媒體的開放、網路興起,台灣報業逐漸走下坡。從2005年十一月中時晚報停刊,陸續有中央、台日、民生等七家報紙停刊,現在台灣發行量達一定規模以上的主要報紙只有四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