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滯性通膨恐重現 各國央行陷兩難

人氣 13
標籤: , ,

【大紀元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郭秋怡綜合報導)全球經濟正面臨衰退及快速通膨的雙重威脅,許多經濟專家已表示停滯性通膨的現象已經逐漸顯現,各國央行的經濟政策已陷入選擇成長或抑制通膨的兩難。而雖然美國目前以經濟成長為政策重點,但多位專家已開始呼籲不宜輕忽通膨的威脅。

據紐約的摩根大通銀行統計,本季及下季的全球成長率2.4%,可能是四年來最慢,但通貨膨脹達到3.5%,可能是最快的。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s)的經濟學家方艾碩(Joachim Fels)都已公開發表評論,警告經濟將陷入停滯性通膨。

現在,各國央行官員及專家將必須在先因應衰退或是先抑制通膨之間做出一個抉擇,相關議題已在各官員、專家及學者之間引發激烈辯論。而彭博資訊的報導指出,期貨巿場的交易員已將賭注下在美國會以經濟成長為優先對策。

受次貸風暴重創使經濟成長前景蒙上陰霾的美國已三度降息,以圖解決經濟衰退的窘境,但降息產生的副作用是美國上個月的躉售物價膨脹率創下了34年來的新高,消費物價的成長亦達到兩年來單月最高幅度,因此,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潘已公開呼籲應抑制通膨。

事實上,不單是美國,受食物成本上漲及油價推動,歐洲上個月的物價上漲率達到3.1%,為自2001年5月以來最高,其它還有澳洲、印度、中國、英國及德國等也都已開始感受到通膨的威脅,僅日本還徘徊在通貨緊縮的邊緣。

葛林斯潘重申雖然他評估美國經濟衰退機率已上升至50%,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長期利率下降,美國企業得以募集充足的低利率資金,現在舉債情形仍可維持良好,足以緩衝信用條件緊縮的衝擊,所以舉債需求並不大。

他更進一步強調必須抑制通膨,並敦促聯準會必須以任何可行方式抑制日益惡化的通膨,他解釋道並非因短期的通膨現象而這樣呼籲,而是他觀察到了中長期的通膨趨勢。今年前11月消費者物價成長率為4.2%,高於去年同期的2.5%,若12月維持這種漲勢,則今年的消費物價成長率將創下17年來最高。

多位專家早已指出,全球物價通膨背後的主因之一,是中國等國家的經濟快速成長,使全球商品從原油到食品及其它商品都變貴了。

油價在數年前就已開始上漲,食物價格上漲卻是近期才開始,從歐洲的牛奶及乳製品去年開始飆漲,美國牛肉及中國豬肉也接連漲價,許多經濟學家相信這兩個現象已產生交互作用,因為高油價刺激農民種植更多的生質柴油原料作物,使食物產量下降。

雖然美國聯準會認為食品及能源價格的上漲在未來幾年會緩和下來,但達拉斯聯邦銀行、歐洲央行及其它多數專家卻都認為不能忽視這種通膨的趨勢。哈佛大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表示:「我們看到傳統的商品價格關係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那意味著名目通膨及核心消費者物價的結構性變遷。」高盛金融集團(Goldman Sachs)的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Jim O’Neil)表示,這十年最終仍可能會變成像1970年代(的停帶性通膨)一樣。

雖然中國及印度等國已開始抑制通膨,但因其匯率直接或間接釘住美元及歐元,使其貨幣及匯率政策的運用受到限制,無法大幅利率抑制通膨,以免造成貨幣升值的壓力,使政策達到的效果極其有效。另外,新興國家仍在實施油價補貼措施,使原油需求仍在不斷攀升中,油品價格高居不下的緊繃情勢亦疏解無期。

儘管已面臨快速通膨的危機,但在衰退的壓力下,美國的指標利率還是下調了一整個百分點,而歐洲央行則維持借款利率,而不是按照原先計畫緊縮信用,因此,專家認為歐、美等先進國家已面臨相當大的通膨風險。金融時報更進一步指出,在過去幾年的高成長之下,工業產能利用率已達到近十年來的最高點,而且失業率低,因此,通膨有可能透過工資及產品價格而漫延得更廣。

未來,無論工業化國家的央行官員們採取的政策是以成長或物價抑制為優先,據金融時報分析指出,他們都面臨很大的政策風險,因為這波的美國次貸危機對成長的衝擊究竟有多大尚無人可完全掌握,而美國經濟由強轉弱是否會冷卻新興國家的巿場及商品價格,使全球通膨的困境獲得疏解,也是仍待時間考驗。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熱點互動】中國經濟鏈「漲」聲中現裂紋
北京學者:美元貶值可能重創中國經濟
加州失業率攀高不下  專家看衰明年經濟
投顧:明年通膨壓力仍在  黃金保值續看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