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補選首場辯論

陳太強調真心爭民主 葉劉狡辯23條被噓

八候選人理念各異

人氣 5

【大紀元11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潘在殊、林秀宜香港報導)香港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首場辯論昨日在香港大學陸佑堂開鑼,8位候選人在論壇上各抒己見,但焦點始終聚焦在兩位前港府高官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上。陳太強調真心全力爭取民主,葉劉淑儀則因當年硬銷23條立法被噓。

由香港大學舉辦的立法會補選辯論,首次有候選人互相質詢的環節。同是港大畢業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與其餘6位候選人的合影拉開了辯論的序幕,在首先介紹政綱的環節,陳方安生表示,香港出現失衡及兩極化情況,希望以自己39年的管治經驗,改善這種情況。


立法會港島補選論壇現場有過百名港大學生及市民出席。論壇開始後,每名候選人有3分鐘介紹政綱,其後主持人會抽出其中一名候選人,向其餘候選人發問,之後每名候選人都有互相提問環節,而10名現場人士可以向候選人發問。(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陳太:將致力改善貧富懸殊

陳方安生說:「對這幾年政府出現失衡的現象,我們現在面對一個兩極化的社會,一個窮香港,一個富香港,我認為今次的補選,是真誠對包裝,是民主改革對維護建制,是普羅大眾對既得利益,但我相信香港市民的眼晴是雪亮的,他們不會善忘,一定會選一個真正推動民主的人。」

她又說,香港需要一個公平、公正、全民參與的普選,要實現真正的社會和諧,需要向北京講出真心的話,理性溫和的爭取2012年雙普選。她並強調參選議員不是爭取個人的另一個事業高峰,而是爭取香港實現朝氣蓬勃、人人安居樂業、真正民主自由、仁愛公義的另一個高峰。

葉劉淑儀則表示,香港有隱憂,表面雖然繁榮,但貧富差距在擴大,中產人士覺得向上游的空間不大。她又稱,今次選舉之後不管怎樣,明年亦會捲土重來。

在隨後的候選人互相質詢中,陳太和葉太針鋒相對,不時擦出火花。

葉劉淑儀首先就通識教育發問陳方安生,指香港的通識教育令到學生「通通不識」,陳太則不以為然,指出通識教育可以令學生擴闊眼界,對不同的議題可以有深入研究,最重要的是政府投入資源,而學生的學習心態亦很重要。

期間陳太反問葉太:雖然葉太表示支持2012年雙普選,但支持她參選的民建聯和自由黨對取消功能組別有保留,如何遊說他們取消功能組別?葉太回應說,保留功能組別是違反基本法,她會推銷一人兩票方案。陳太暗諷,既然葉太這麼有信心,普選是絕對沒問題了。葉太隨即表示,很多謝陳太讚賞。


台下市民提問(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梁家傑議員提問(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葉劉式機制被指向權貴傾斜

陳太其後又問葉太,在沒有普選的情況下,如何確保政府不會向既得利益者傾斜。葉劉回應說,香港有不少監察機制,不擔心政府會不回應市民的意見。陳太立刻予以反駁:「葉太,目前的特首不是由普選產生的,不受到制衡,特別是你提出來的有篩選候選人的機制下,選出來的特首只會向權力傾斜,怎麼樣確保真正反映市民的願望。」

葉劉否認其政綱中有篩選機制向既得利益者傾斜,重申特首在目前公平的機制下有責任爭取各階層的要求。

辯論中還允許現場抽出觀眾向侯選人發問,焦點同樣集中在陳太和葉太上。在被問及政綱中缺少經濟部份時,陳太認為香港最重要的是奉行自由市場,由市場去主導,要確保有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以及一個健全的法制。另外還要培育人才,因為有適當的人才,就自然會去選適當的行業,無需要政府去選擇哪些是贏家,哪些是輸家。她並舉例以前極力推動開放資訊科技市場,成效是非常顯著的,令今時登記有流動電話的人比全香港人口更加多。

對於被質疑在爭取普選的遊行途中離隊去恤髮,是否真正支持民主,還是以民主來提高自己的地位。陳太強調,自己對民主有承擔,對事件是經一事,長一智,市民對她的期望,令她有更深的認識。

籲認清真假民主真假良心

被要求比較她和葉劉時,陳太強調自己的支持者一向支持民主,而葉劉的支持者主要是建制派。同時她憑良心做事:「我想我跟葉太不同的地方,首先就是支持我的人士。支持我的人,是熱愛民主的,無論是民主派內的人,或者是民主派外的人,他們在這方面多年都努力。那是支持葉太那方面,似乎是建制派,自由黨與及民建聯。那他們對民主的看法,我相信大家也都非常清楚的。另外我的性格和處事的方式,與葉太是非常不同的。我一向都是憑著自己的良心去做事。2001年,我因為不同意高官問責制而請辭的,所以這是一個憑良心的抉擇。」

有市民問陳太,是否對得不到前部屬的支持感到失望,陳太回應稱,這並不是最重要的考慮,最令她感慨的是,在目前的政治氣氛下,要推動民主需要很大勇氣:「支不支持我,不是我最重要的考慮,我自己最感歎的呢,就是在目前我們這個政治氣氛下,要推動民主,或者是支持任何一個人,是需要拿出很大的勇氣。我爭取一個公平公正的選舉,是希望日後所有的人,都能夠沒有顧慮地去選出跟他們理念相同的人,這是我的願望。」

當有市民質疑陳太離職後仍然致電高官,要求撤換當時因硬銷23條立法而激起民憤的葉太,會否對公務員隊伍構成影響時,陳太如此回應:「大家不要忘記,2003年是群情洶湧,形勢也是非常之危急,如果不是有50萬人上街遊行,23條已經是今時今日變成法例了。」

葉劉則接連因為其在位保安局局長的所作所為受到市民的質問。有市民指葉太當時向爭取居港權人士說謊,曾承諾在中共人大釋法後會協助他們的子女來港,但最終沒有兌現。葉劉予以否認,強調她當時確有為居港權人士向中共公安部爭取單程證,但因提前辭職而無法繼續。


辯論前,包括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幾名的社民連成員,手持橫額,到場示威,他們高叫口號,批評葉劉淑儀偽善,在宣佈參選所謂因23條向市民的道歉只是為 了搏取選民的好感而為,其推銷23條時的惡虐本質並未改變,若當選對港人禍害無窮。(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葉劉淑儀(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葉太拒為23條立法負責被噓

當然市民未忘記2003年23條立法的事,有市民提問指葉太當年推銷23條,導致50萬人上街,如果她今日為推動2012年普選出力,一定會有50萬人支持她。葉太說,當年七一遊行,23條只是其中一個議題,但承認是導火線,她希望大家不要將有關責任,推在一個人身上,並認為遊行示威固然能夠引起注意,但是否落實普選,需要得到北京政府同意以及社會有共識。此言一出,立即被市民報以噓聲。

緊接著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追問:「為甚麼23條立法你做保安局局長的時候,大律師工會三番四次鍥而不捨要求與你見面,你一次都不見,這個理由是甚麼呢?」葉太的回應再次被噓:「其實理由很簡單,是有律政司見面,我不是律師來的,我怎麼有這個本事,當時是梁愛詩見過你們很多次(噓聲)。」


辯論結束後,陳太到採訪區向傳媒表示,很高興各候選人有機會表達各自的政見。葉劉則繞開離去,否認自己在23條的立場上狡辯,稱只是講出事實。(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 *** ***


何來(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蔣志偉(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蕭思江(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八候選人理念各異

【大紀元訊】參加下月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8名候選人昨日下午出席在港大舉行的辯論會,8人按照候選人編號發表政綱,跟著接受對手質詢,但在這個環節上,蕭思江放棄發問。

之後8人接受台下觀眾提問,提問的市民以普通話發問者不少,陳太和葉太始終是追問的主要對象。最後,各人作總結發言,由8號的何來先致辭,一直至力保育的她說,香港發展面對障礙,政制只是其中一個範疇。

陳方安生則指出,一定會真誠為香港人做事,實踐民主信念第一步,為香港民主盡一分力。

運輸界的落馬州中港貨運聯會主席蔣志偉說,敢實務實幹,全力以赴打這場硬仗。
葉劉淑儀則稱,聽不同市民的聲音,接受市民鞭策,希望選民給予機會。

港人民權民生主席蕭思江則重申普選不要限定時限,若然情況不適合,可以維持現狀。

大律師李永健則批評有選民情緒化,用手上的選票去報復,未算成熟,名牌都會出錯,例如昂坪360纜車也發生事故。

北京出生的公司董事凌尉雲表示,她沒有政黨,參選是為爭取普選市民以及中產人士發聲。她認為,首要任務是要維持香港既有優勢,維持溫和的福利開支,她的政綱亦是以民生以及經濟為主。

最後發言的柳玉成,是中國正義黨香港負責人,香港民主救港力量、中國工黨、各地營救王炳章大聯盟召集人,他指出,請選民擦亮眼睛,投給真民主的一號,即是他自己。


李永健(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凌尉雲(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柳玉成(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立法會港島補選論壇現場有過百名港大學生及市民出席。(攝影:吳璉宥/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恐嚇梁家傑港犯罪成候判
十二公屋戶被扣滿分要遷出
外傳高市長備胎人選 邱太三強調沒意願
陳方安生競選策略奏效 民調升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