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想過放棄」藍海戰略度難關

記北維州大學的成立與發展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9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芮芮華府報導) 「沒有一刻想過要放棄。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北維州大學校長,來自香港的Daniel Ho,在回憶起自己辦大學的經歷時非常肯定地告訴大紀元記者。他所說的最困難時期,是他和朋友1998年創辦大學剛上了正軌之後,卻於2001年911之後所遇到學生數目劇降的問題。

藍海戰略

在生源減半時,除了裁員減薪,學校還「窮則變、變則通」。比如原來一個人一個辦公室,變成幾個人擠一間辦公室。學校的資深管理層共同決定,既然學生來不了美國,那就把學校開到外國去。這樣的決定風險很大,搞不好會把已經陷入困境的學校拖垮。但是做生意沒有風險,就沒有回報。2002年和2003年,學校開始投資捷克和塞浦路斯的校園建設。

目前北維州大學在美國的利潤率大約20%,在國外的更高。雖然前一兩年,國外校園投資多,回報少,但是從2005年開始情況好轉。目前學校在準備開設教中文的學位等新產品,切合市場趨勢滿足學生就業需要。

何先生是著名的藍海戰略的信奉者。藍海戰略要求企業突破傳統的血腥競爭所形成的「紅海」,拓展新的非競爭性的市場空間。在初期考慮自己創業時,有的朋友建議他開補習班。但是他覺得補習班就是「紅海」。競爭激烈,利潤率很低。最後紛紛降價,把彼此都逼得沒活路。從藍海戰略中,何先生學會了開闢新的領域,使競爭者變得不相干。

當大紀元記者問道有沒有曾經想過要放棄時,何先生說﹕「沒有一刻想過要放棄。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

目前北維州大學有700個學生。用何先生自己的話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的偶像是鳳凰大學(University of Phoenix)校長。該校長是匈牙利移民,學生一個學期10幾萬,居同類學校之首。

創業

何先生1979年22歲來到美國求學。在德州讀了計算機博士後,在華府地區國防部做軟件工程師。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報紙上東南大學招收大學教師,於是他開始執教計算機課程。從此再也沒有離開教育界。

在不同社區大學教過一段時間後,何先生開始考慮成立自己的教育機構。他介紹說是因為自己的一些教育理念不能在其它機構完全實施。

很多人覺得辦學校不能賺錢,但是何先生把學校當成企業辦。他與朋友們創立北維 州大學時,把學校的市場定位定為「實用型的大學」。他強調服務、價值和質量。

他常說﹕「學生們是最慘的一群」。學生是客戶,為學校交學費,為學校員工付工資,但是學校沒有把學生當成客戶來服務。當然由於教育的緣故,學校不能完全把學生當客戶一樣對待。但是在很多方面如I-20辦理,學習成績單辦理等方面,學生應該可以得到來自學校的更好的服務。他很強調老師的教學質量。儘管覺得學生們不是來這個學校讀博士的,但是也不能最後混個文憑但找不到工作,所以還是要有一技之長。

成功的經驗

何先生提到他非常重視不輕易許諾。他告訴大紀元記者他相信「輕諾寡信」這句話。其次他非常重視人才。當初開始創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批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具備辦學校各方面的綜合經驗。然後教師好找了,學生也來了。他說很多海外華人遇到困難是會說是因為歧視,因為自己不是美國人。這是最好的藉口。「放棄是最容易的」。但是他不給自己找藉口,是外國人偏要成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加拿大新屋和二手房銷售預計將走下坡
投資引商機 北卡居民褒貶不一
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年會
澳洲勞資部長稱勞資改革促進就業和加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