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宇案彰顯中共反腐決心?網民質疑

【大紀元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庭威綜合報導) 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查辦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中共中宣部要求大陸媒體報導陳良宇案只允許發表經新華社發佈的官方消息。外界評論認為,中共當局剛開始利用陳良宇案開放討論空間獲取民意支持,之後又再限制報導,操弄輿論。
  
據報導,胡錦濤此次以上海社保案拉下「上海幫」要員、原市委書記陳良宇。遠在北京的中南海領導所以能得知上海情況,網絡發揮重要作用。由於重視網上民意,胡溫等對陳良宇違紀案及上海民怨沸騰的情況十分瞭解。
  
然而,在過去兩天中國媒體對陳良宇案進行報導後,中宣部已立即採取緊急行動,向中國所有媒體發出詳細的通知,其中包括互聯網和網上聊天室,禁止對高層官員下台進行猜測,要求低調報導陳良宇腐敗案,禁止媒體在報導此案時觸及到黨的路線。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日前就陳良宇案對各大網站發佈內部通知,要求該新聞統一採用新華社通稿,不准放網站頭條,並作了若干具體規定。
  
中宣部的通知表明北京對腐敗案的敏感,先是利用網絡獲取民意支持,之後卻又要限制民意在網絡上的流通,外界評論認為,這是中共控制輿論的一種手段。
  
另一方面,中共官方輿論強調查辦陳良宇彰顯中央反腐敗決心,並駁斥中國境外媒體將陳良宇案解讀成高層權力鬥爭。對於中共操控輿論,許多網民發表評論質疑,以下是一些網民的議論。
  
有網民說,「我不認為查處陳良宇顯示了中國領導層的反腐決心。真有決心的的話,就不該實行黨禁報禁,讓腐敗在不受公眾監督的非民選官僚階層蔓延。」
  
「反腐本來是如此的簡單,只要保護每個人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腐敗就不會成規模,何勞一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花一國納稅人之血汗到地方上盡地方司法執法的份內之職?」
  
「中紀委的報告中稱,陳良宇的『嚴重違紀問題,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多少年來,作為上海一把手、政治局委員,陳良宇都是以人民公僕形象出現的,他落馬前哪家媒體披露過他的違紀問題,以至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
  
「有言論說國外也有腐敗,這是事實,但我們更應該看到,中國的貪污實際已經制度化和合法化,這非危言,看看今年審計署對部委違規的報導和公車私用,收受禮品的習俗,這個在國外朋友們能看到多少呢?」
  
「如果中共政府想借陳良宇案讓中國人看到在中國反腐的希望的話,就應該尊重法律,如果中紀委怕殃及池魚,搞暗箱操作,視法律為兒戲的話,陳案必然會被公眾認為是權力鬥爭的表現。」
  
「政治鬥爭各國都有,很正常。但是,在自由、民主、法制制度下的政治鬥爭相對比較文明,比較符合人民的利益;而專制、獨裁制度下的政治鬥爭則是為了當權者的利益。」
  
「很多中國人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健全的接受全民監督的體制,使貪腐能被遏制在萌芽狀態;不願意看到是,是連反腐權都要獨佔的一黨獨裁。須知獨裁恰恰是腐敗的溫床。」
  
「『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民間評語一針見血,不開放黨禁報禁,仍然堅持一黨專政,再反100年也無濟於事。」“司法不獨立,新聞沒自由,一黨專政,反腐有甚麼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良宇的大管家」涉嫌違紀被調查
上海又一名高官因涉嫌違紀被調查
香港人士致函胡錦濤促關注程翔案
陳案餘波 上海企業負責人被取消人大資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