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東監獄 藺類巧思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維仁/竹市報導〕台東監獄15名總計刑期超過120年的受刑人,過去一年半來接受編織工藝家鄭梅玉的指導,默默地用藺草編織傳承台東地區傳統民俗與原住民文化,身體刺龍刺鳳的他們,打包、目送作品載往新竹展覽時,眼神流露出的再生自信,宛如身體已飛越獄方高牆獲得重生。

台東監獄「一監一特色─藺類巧編」暨鄭梅玉草編藝術展,昨天在竹市文化局登場,這不僅是該局首度邀請眾多在監受刑人共同展出創作,也是台東監獄15名受刑人在接受編織工藝訓練1年半後,第一次將作品移出監獄展示。

台東監獄科長林順斌表示,這15名受刑人總計被判刑期超過120年,他們在指導教師鄭梅玉的耐心教授下,1年半來合作完成60幾件藺草編織作品,作品從手機包、動物、達悟風情、炮炸寒單到飛魚季,風格琳琅滿目,此次計挑選其中26件抵竹展覽。

林順斌說,為了穩定受刑人情緒、學習謀生技能,及跳脫傳統的教化藩籬,他們從去年3月起開辦「藺草編織工坊」,挑選15名受刑人接受編織訓練,這項結合台東原住民風采的工作坊,也兼具著傳統民俗與原住民文化傳承的神聖使命,開辦後相當受到歡迎,專注的藺草編織,也讓受刑人情緒穩定不少,為冰冷的鐵窗生活增添許多溫馨。

與監獄學生一起展出的台東新生國中教師鄭梅玉,曾入選多次全國傳統工藝獎、省美展、國家工藝獎、全國美展,被譽為台灣藺草編織的第一把好手。

入監教編織 她變大姐頭

記者陳維仁/專訪

「雖然教書多年,自己也覺得長相不怎麼樣,但說真的,踏入監獄教導受刑人學習藺草編織技藝時,還是覺得很緊張」,作為台東監獄3場70名「兄弟」的大姐頭,編織工藝家鄭梅玉談起入監第一刻,忍不住笑了出來,江湖的爽直流露無遺。

鄭梅玉打趣說,她覺得自己長得還挺可愛的,想到要混入「刺龍刺鳳」、「龍蛇雜處」的監獄,當然是會怕怕的,但「混」久了才發現,其實「兄弟」也沒有刻板印象中的可怕,大家彼此尊重就好,每週3小時的課程,「大哥」們始終老師長、老師短的,簡直把她當成大姐頭了。

台東監獄科長林順斌則補充說,雖然獲選參與「藺草編織工坊」的受刑人僅有15名,但同一工場的其餘55名受刑人,也都會上前圍觀,受惠的可說是全工場的兄弟。

鄭梅玉說,對於犯錯的人,社會應該給他重新來過的機會,雖然她的這一群另類學生曾經犯錯,但1年多來她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少。

例如,他們當中有人實際擔任過「肉身炸寒單爺」,也有人有駕船捕魚經驗,所以在從事相關創作時,他們都提供了寶貴的創作經驗。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