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徵收二手房轉讓所得稅以後

胡少江

【大紀元8月7日訊】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在上周發佈通知,決定從八月一日起對個人二手房轉讓所得徵收百分之二十的個人所得稅。在通知下發後至徵稅開始前的短短數天裏,各地的房屋交易大廳裏擠滿了二手房過戶的人群,人們爭搶著在稅則實施之前將手中的二手放過戶。

中國政府此舉的目的是降低中國長期居高不下的房價。多年來,中國的房價上漲速度大大超過了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這使得絕大部分工薪階層對購買的房屋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與歷史發展和當今世界的國際標準比較,無論是從房價與居民收入的比率還是從房價與租金的比率看,中國的房價度大大超出了合理的範圍。

這使得本應是民眾基本必需品的房屋的交易市場主要地成為一個資本投機的場所。與其他快速增長的房地產市場不同,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一個十分奇特的怪現象,一方面是大量買不起房屋的工薪階層,另一方面卻是大量空置的房屋。

胡溫執政以來,多次公開表示要解決這一引起老百姓強烈不滿的問題,但是並不見效果。中央政府多次發文,想從土地徵用、房型控制、限制外資等各種途徑控制房價的漲勢,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大亨們照樣我行我素,中國房價的長勢未見絲毫的減弱,。老百姓對中央政府解決這一問題的決心和能力也越來越表示懷疑。

此次決定徵收二手房轉讓所得稅,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中國政府出臺的最新舉措。這一措施的邏輯是,徵收高額的二手方轉讓所得稅,可以限制二手房市場的投機盈利,從而限制房地產投機行為,以期首先將二手房的價格、最終將整個房地產的價格降想來。從理論上講,這一邏輯似乎無懈可擊。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可能收到完全相反的效果。

雖然初步的統計資料顯示,八月一日後中國的各主要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大幅度減少。但是這只是表明市場正在對下一步的走向進行觀望,還不能證明當前的政策會帶來長期的效果。

這是因為房地產市場上的投機者很可能將這一稅務負擔轉借給買房者,也就是進一步提高二手房的價格。既然他們有能力在實施二手房轉讓所得稅以前操縱房地產市場的價格,那末他們完全有可能在新的措施出臺以後繼續這樣做,只不過變換一下手法就是。現行的政策沒有任何措施防止他們這樣做。這樣一來,倒楣的仍然是購買自住房的民眾。首當其衝的尤其是那些低收入的購房者,因為二手房常常是他們的首選。

中國房屋市場的投機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目前的市場結構和法律制度使得投機者有機可投。表面上看起來,中國的房地產業似乎不是一個壟斷行業。但是由於土地是由政府壟斷的,而控制土地的權利由主要掌握在少數不受制約的官員們的手中。因此,那些與政府官員關係密切的房地產商可以通過低價獲得土地,從而獲得暴利,並且與照顧他們的官員們在獲利後分贓。這樣就使得房地產市場變成了一個事實上的壟斷行業。壟斷者們是腐敗的政府官員和與他們關係密切的房地產商人。

與此同時,普通購房者對土地的價格、房地產開發的利潤、以及其他的資訊缺乏瞭解,因此也無法對市場的價格作出合理的判斷。現有的法律制度也沒有辦法強迫房地產開發商向公眾透露這些資訊。這種狀況為他們操縱市場、哄抬價格創造了空間。

剛剛公佈的二手房轉讓所得稅的措施並沒有從根本上觸及上述問題,所以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更何況,在吏治極其腐敗的社會背景之下,那些有權勢的投機者們,完全可以通過虛報成本等方式來大大降低納稅基數。這樣一來,新的政策不僅無法使房價真正地降下來,反而還會為那些腐敗的官員們創造新的財源。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全世界都在等待八位中國科學家解釋撤回禽流感研究文章的真相
胡少江:解讀中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胡少江:中國和印度  誰能笑到最後?
胡少江:中國環境的三大殺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