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判政治效應 國際飲料巨擘栽跟頭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8月24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特譯)錯估形勢、自信能輕鬆擺平危機,讓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嚐到苦果。可樂含殺蟲劑風波迄今已過三週,它們仍未贏回消費者的信心,而要求撤銷禁售令的複雜法律大戰才正要開始。

國際前鋒論壇報指出,兩家公司在回應指控的表現上,根本是一塌糊塗。它們低估本案如何迅速演變為全國性醜聞,未能想到當地政治人物會趁機利用環保團體的報告來反擊全球性知名品牌,而且未能明快地消除消費者疑慮。簡言之,這兩大品牌根本沒有展現其拿手的本領─直接向消費者推銷產品的優點。接下來的交鋒將為跨國企業在開發中國家做生意提供借鏡,特別是像印度這種在政治上對外商影響力非常敏感的國家。

兩家公司面對危機的立即反應,顯然都抄自危機管理教科書。當開第一槍的「科學和環境中心」宣佈兩家公司在印度生產的飲料內含超過安全劑量二十四倍的殺蟲劑時,它們在美、印分頭成立委員會處理法律與公關問題,委託本身實驗室進行化驗,然後坐等結果出爐,再提出長篇大論的看法。此一策略很快就遭到反彈,且情況迅速失控。報紙刊登可樂飲料罐的照片,配上諸如「有毒飲料」的標題,全國三十六個新聞頻道強力放送。兩家公司的沈默也招致消費者的狐疑,忽略印度人習慣將沈默解讀為默認。專家說,事實為何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費者感受。

當問題開始浮現時,兩家公司卻忽視了本案衍生的政治爭議,以及政治人物如何藉著反指標外商來鼓動民粹。畢竟,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不是一般公司,更是西方象徵。

印度可口可樂公關顧問塞斯指出︰「走偏鋒的政治人物將會繼續公開與西方大公司為敵,雖然他們其實渴求外資。大型跨國公司仍被消費者與輿論視為掠奪者。」

可口可樂溝通部主任喬爾虎斯說,事後回想,已能了解環保團體挑中該公司,就是為了要引起輿論注意印度食品普遍含過量殺蟲劑的問題。

印度因殺蟲劑過量引起的可樂風波。AFP)

印度因殺蟲劑過量引起的可樂風波。AFP)

印度4邦拒撤可樂禁售令 喀拉拉邦要關廠

〔自由時報編譯胡立宗/綜合新德里二十三日外電報導〕儘管印度衛生部二十二日已撤銷對可樂產品的禁令,但在已宣布禁售可樂的七個邦中,有四個邦立即強硬表態不會取消禁止在學校、醫院、政府機關等地販賣可樂的前令,其中位於西南沿岸的喀拉拉邦不僅不取消,還宣布「全面禁售」,並要求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關閉設在當地的工廠。

宣布維持禁令的另外三個邦,分別是:古吉拉特、卡納塔克、安得拉。這三個邦的衛生主管單位表示,雖然對聯邦政府的決定有點吃驚,但禁令會繼續下去;古吉拉特邦並以違反「食品添加物法」的罪名,控告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因為他們的產品含有過多殺蟲劑殘留。拉賈斯坦、中央邦、恰蒂斯加爾等三個邦則還在討論,尚未宣布是否維持禁令。

印度環保團體「科學和環境中心」八月上旬公布一份報告,指稱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印度二十五個廠生產的五十七種飲料中含有過量有毒物質(殺蟲劑)。此報告一出,印度舉國譁然;印度政府也立即下令,除要求兩家公司公開配方外,也禁止他們的飲料在公共場合販賣。

但衛生部的審查委員會二十二日宣布,環保團體的指控並不確實,「(他們)未依公平的方式進行檢驗」,且「取樣方式缺乏科學及統計根據」。委員會的結論導致原先的禁售令面臨挑戰,不過印度各邦在衛生與教育政策上向來擁有高度的自主權,聯邦政府也無法否決。

科學和環境中心執行長納蕊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則反批,「政府根本是被美國公司牽著鼻子走,用廠商提供的樣本(當然有利他們)」。納蕊雖堅持報告的正確性,但也語帶玄機地說,她「不擔心」科學和環境中心的檢驗結果出錯,「因為凸顯印度食品添加物法規效能不彰的目標已經達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可口可樂公司擴大收回問題飲料
印度販售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仍含有殺蟲劑
印度可樂的殺蟲劑含量超過標準24倍
印度可樂疑含殺蟲劑  法院勒令公開成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